二丫早早就起来了,见小丈夫睡得沉,怕吵醒了他,就到对面屋里由两个丫鬟帮着她梳妆打扮,今天是回门的大日子,妆容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二丫现在是朱家的主妇,徐姨娘也把自己的贴身丫鬟打发了来帮忙,老太太也一早差人来嘱咐了一番,二丫从头到脚珠光宝气,全副武装,比新娘那天都精致。一直忙了一个时辰,朱煜申起床看着盛装之下的二丫,也是吃惊不小。完全是换了个人,已然成了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人。
临近中午,四条船组成的船队悠悠的荡出了镇子。
今天是个雨天,朱煜申看这天气估计是海上来了台风,不过应该是在台风的边缘,没有了炙热的太阳,清新的海风带来了难得的凉爽,雨也是一阵一阵的,怕路上无聊,四少带了四书在路上看,船一晃一晃的,看书很快有点头晕,四少怕自己晕船,就放下了书,出舱向随行的管家朱福打听起了家里的各房和生意情况。
朱福斟酌道:
大爷从南京国子监肄业后,老太爷安排他一直在苏州衙门候补,顺便也看顾着苏州的布庄和绸缎庄的生意。也一直没什么好的差事。
二爷从小就跟着故去的老太太打理织坊,原来还管着家族里的田庄和粮店生意,但因为老太爷现任官职要避嫌,粮店生意五年前明着转给了二爷他岳丈娘家经营,暗里就只留了两成的份子,这织坊,这两年生意不怎么景气,特别是织布那块,亏的都做不下去了,只靠绸缎那块撑着。
您父亲三爷一直埋头科举,常年在应天书院里,也就管管家里园子里的一些内务,这两年老太爷才让他把家里的账房都管了起来,另外家里在外面的一些股子也都让他料理,如亨通钱庄,张氏典当等我们可都有着点小份子。
四爷从小读不了书,就爱舞枪弄刀的,老爷也由着他折腾,这不前年娶的你四婶还是长威镖行的大小姐,老太爷让他管着车马船行,据说他还一直撺掇着老太爷入股他媳妇娘家的镖行,老太爷可一直没有同意呢。
另外大少爷已经管着和几家合作的海运生意了,这两年可是赚钱的大头啊,据说已经和闽浙的郑家牵上了线,虽然我们只占了小股,大股是知州那位和宫里的公公,但这利可厚的很啊。
朱煜申问道: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