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童拉着徐大牛给朱二爷行礼,朱二爷心不在焉的招呼了一声,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四少和那几个工人的身影。
书童悄悄地告诉徐大牛:
那个穿着和福管家差不多的是朱寿,他是我们主宅和二房的管家,那个脸上有大麻子是织坊的王管事,那个五大三粗的是镇东头的马铁匠,其他都是织坊的工人吧,我也叫不上名字。
这时二丫从里屋出来,上前给朱二爷行了万福,朱二爷很客气的打了招呼,丫鬟婆子也好奇的在旁边看着,小书童马上拉着徐大牛上前给二丫行了礼,给两人作了介绍。
这时,那台纺机已经开始慢慢转了起来,一个妇人开始小心的操作着,旁边的两个妇人正熟练地把筐里的棉花搓成粗粗的棉条,那纺纱的妇人转轮越来越快,一排八个纱锭也开始飞快的转了起来,吱吱的响声越来越大,四少皱了皱眉,把王麻子招过来,手指着机子的下面,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那王麻子点着头,马上去到一个框子里拿了一壶菜油,用刷子在机子下面刷了几下,刺耳的吱吱声瞬间没了,变成了有节奏的轻声蜂鸣。
朱二爷眼里放着兴奋的光,见那两个搓棉条的妇人已经完全跟不上机器的节奏,挥手叫其他人也都上去帮忙,到后面,连二丫的三个丫鬟婆子都动手去帮忙,才跟上了纺纱的节奏,朱二爷喜笑颜开,对着四少爷说:
至少是六倍的速度,如果熟练了可能是七到八倍!
四少笑道:
理论上极限是八倍,肯定到不了,能有七倍就很好了。
朱寿搓着手上残留的棉絮,凑过来道:
二爷,这要是有个十几台机子,光纺纱我们就有三倍的利啊,这下我们可要翻身了!
四少笑道:
别想得太美,人家也是能学着造机子的,到时候价格都会杀下来的。
二爷本来挂满笑意的脸上抽了抽。转了一圈头看了看院子里的人,又往院子门看了看,沉声道:
朱寿,去把院子门关了。申儿,今天在这里的人可都要把嘴封住了,有一点透漏出去,你可是当家的,该怎么办,你应该清楚!
四少笑笑,道:
您放心,关键是你那工坊里以后怎么安排,这东西迟早是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