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二爷没等四少他们出门,就安排起了事情,让人把这两台机子用布盖严实了,装船运去他的织坊,这事交给了王麻子;接着和朱寿一起去了工坊,韩头和马木匠一路上把机器制造的进度讲了一下,只道现在已经有新机子各三台,全力开工可以四天三台的速度造出来。
朱二爷回头问朱寿:
四少带回来的那些工匠呢?能不能用?
朱寿道:
都已经安顿下来了,随时可以干活了。不过四少爷吩咐过这些人不能离开浏河湾基地,我也觉得不能放他们出来,否则会有麻烦。
朱二爷点头道:
小四考虑的周到,是不能让他们离开,韩头,你安排几个人过去,按照小四的方法,把一部分零件拿去浏河湾那里做,别重复了就行,也别遗漏了,我这里先各要三十台这新机子,每天把零件都运到我那里去安装。没问题吧?争取每天装三台。
韩头想了想答道:
没什么问题,只要人手足够,材料到位,我让马师傅和朱师傅各带上几个徒弟去浏河湾那边,负责他们原来的那部分零件制造和验收,我这里原来的那些人除了造一部分零件,还要负责去二爷这里的安装,应该不会乱,这样的话,三天后就应该能达到每天三台的产量。
朱二爷笑道:
行啊,就这么安排,朱寿你负责居中协调和原料的供给,银子什么的去找你那个兄弟,四少刚才都发话了,别抠抠索索的,哈哈!
朱寿呵呵的笑道:
爷,多久没看到您这么开心了,这几年您这头发都愁白了,老汉我心里一直担心啊,这下终于放心了。
二爷叹道:
还是这小四有本事啊,父亲眼光真是准,这下我们布坊要好好赚他一笔,终于翻身了。
朱寿道:
二爷,不是赚他一笔,你看四少招了这么多人,这以后的生意我是想都不敢想啊。
这主仆两人一路上聊的开心,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奔着他们的光明钱途快步而去。
四少此时正在船舱里抱着二丫腻歪呢,丫鬟和小厮们都很知趣的躲去了舱外,四少虽然很想现在就把二丫给办了,但后世五十多年的经历告诉他还是要再等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