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少回头看到:来人除了我的朱大哥还会有谁?
朱大少风风火火的从姑苏城赶回朱桥,为的就是把四少考中秀才的喜讯带回来。
整个朱府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都沉浸在喜庆之中,老太爷和大爷在收到喜讯的第二天一起从太仓回了朱桥,县太爷,县丞和主簿三位主官带着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浩浩荡荡上门道贺,朱煜申这次拿了个第二,在这位县太爷的任上是最好的成绩了,县里奖励了三百两银子外加一块县太爷亲书的书香门第牌匾,朱家自是设宴招待,老太爷亲自作陪,主桌上除了三位主官,还有四少的三位伯叔和朱煜申,得知还有一位秀才公朱三爷也就是朱煜申的父亲还在赶回来的路上,县太爷盛赞老太爷教子有方,朱家文风传承,隐隐有世家之风。大家一顿商业互吹,又有主簿问起家中子侄的婚配情况,一阵攀线拉媒,给朱煜申同父异母的九岁小妹对上了县丞的小儿子,只待请道士核对八字后双方就要订亲。酒足饭饱后,已是漫天星光,众人纷纷拜别告辞,等朱桥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老太爷把家里成年的子侄招进了书房。
又叫了四位管家也一起站着旁听,老太爷呷了口茶,笑眯眯道:
申儿,这次你考了个第二,确实给我们朱家扬了名长了脸,接下来你还是要和你父亲一样好好准备这次秋闱,家中之事你如果觉得忙不过来,可以让你的二伯四叔多承担点,你们几个堂兄弟也要好好学学小四,不可纨绔,读书不行,却也可帮着家里做点事情,这方面老大孙就很好,能独当一面了,这样我们朱家才能兴旺发达,生生不息。明白了吗?
众人都应诺。
最近的朝廷邸报都是坏消息,朝廷剿匪不利,开封战况岌岌可危,朝廷调派了多路人马前去解围,都给这闯贼杀的大败,小四你那时的预测都应验了,连那孙传庭也一败涂地。这两天扬州那边的调令到了,江北大营大量抽调我们苏淞的卫所兵,要和湖广的左良玉一起再救开封。我已经运作下达了崇明堡全堡开拔的调令,之后的驻防事务全部交给民团,老四你可要加快把队伍拉起来啊!
说着看向朱四爷。
父亲放心,我已经在着手招募人手,只等小四那里拨下银两,就能把队伍拉起来了。
四爷赶紧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