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的去吧!
其他人都表示没有问题了,只有董师爷苦着脸道:我有很多问题,你还是要给我好好解释解释。
四少挥挥手,说道:走,你的问题我们单独谈。
四少没有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带着董师爷直接钻进了他的乌篷船,让船划去浏河滩,然后在船舱里开始详详细细的讲解起了情报手册上的内容,又反复强调了保密和上下线安全识别隔离的重要性,并且让他尽快建立信鸽传信系统。把四少送到地方后,董师爷满怀信心的赶回县城,他今天会去松江借着接回家人的机会开始联络他的旧交,告别四少时,四少交给他两封信,让他分别带给徐七爷和赵太医。另外又给了他一张一千两的银票作为活动经费,董师爷真心佩服四少的大气魄,他明白朱家现在的摊子有多大,凭他的见识,他知道四少现在的手头应该是很紧的,可在他所管的情报体系上绝对是大手笔,肯下本钱,他感叹自己终于遇到了明主,大业必成。
四少在浏河滩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今天中午朱福在新建的学堂里开设了流水席,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主家为庆祝四少爷考了禀生第二名办的,流水席有猪肉,有鱼,有蔬菜豆腐,还有白米饭管够,每个匠人都可以带着他的家人上桌吃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这辈子吃到的最好的一顿饭了。
四少爷是秀才公啊,还和他们互称工友,见秀才公,以前他们都是要下跪的,四少坚决不允许他们下跪,新造的学堂是砖木结构,用的就是他们砖窑厂新烧出的砖。也是这里最好的房子了,他们的子侄以后要在这漂亮的房子里上学认字,这又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常二感觉他们来到了天堂,不单是现在他和他的家人每天能喝到三顿稠稠的粥,更是主家当时在苏州城外的承诺都一个个在变成现实,他本来根本没有奢望这些。仅仅只要能喝上粥他就心满意足了,让他做牛做马干啥活都行,说也奇怪,他那个原本病怏怏的婆娘也慢慢好了起来,他还交了个同乡,余狗顺,是一个印刻工,以前在济南的一个书局做大匠,手下有着五十几个小工,三年前几乎被鞑子杀了全家,只有他和两个儿子逃了出来,他在扬州时曾找到一份好差事,进了一家书局做雕版工,但班头嫉妒他的手艺,设局坑了他,掌柜就把他开除了,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