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71章 丝杆(1/3)
    冬月的江风已经凛冽而刺骨,四少躲在船舱里仍然冷得不断地缩脖跺脚,他双手戴着副线编手套,也就是后世的劳保手套,双手抱着一根丝杆,那样子比他抱着二丫还要轻柔。这根丝杆光洁铮亮,上面的螺纹细密而整齐,他喜欢的真恨不能舔上一口。

    这条新式三桅飞剪船是四少让刘家船厂造的第一艘高速帆船,虽然吨位很小才300吨,但竟然长达四十米,窄窄地船身,让船厂的首席老船匠很怀疑这船能不能抵御侧向的风浪,这条船舷上写着东方红001的修长飞剪船有着特别的球鼻艏,高高的桅杆上有着众多的横杆,船首部斜斜探出的首柱是这条船可以挂出12张主帆,2张翼帆和1张巨大的三角帆,在满载情况下,这条船在试航时船速超过18节,这意味着从长江口往北到辽东,往南到海南的漫长海岸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只需最多2天时间就能到达,这种高机动性,将是以后四少军事行动的补给保证。

    天蒙蒙亮,江面上还有薄薄的晨雾,刘家大少爷刘博通就带着刘家船厂的十几个骨干坐着这艘刚完工的新船来接了四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开往崇明,同时也算郑重地交付这条新船。现在浏河口的来往船只很频繁,其中大半都是和朱家有关系的,四少当然不会想到在河口那个向他的船拼命挥手的黑脸包公会是他老爹,而且他也没有亲眼看见,只是后来刘大少随口和他讲到有那么个事。

    他这次带了三十几个大匠一起去崇明基地,为的是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崇明造船厂的正式落成,第二件是17厂钢炉投料正式生产,第三件是101厂的首台铁木复合车床安装完毕,哦,还差一点,就是他手上这根丝杆,装上去就宣告他的第一台工业母机诞生了。你说这能不让他兴奋吗?能不让他完全忽视黑包公老爹吗?这个时候,就算崇祯黄台吉李自成三缺一一起请他打麻将,他都不会搭理他们!

    崇明造船厂这件事要完全归功于老太爷,自从四少和大少两个人联脚迈出的那一大步,老太爷和大爷就趁着中秋节的休沐在八月十六那天去刘家港拜见了小姨。朱刘两家自此彻底恢复全面交往,实现了两家关系正常化。刘二爷不但马上同意了在崇明岛上造船厂,而且把原来的修船厂直接升级为造船厂,答应把刘家老船厂的主要技术力量全部迁移到了崇明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