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的行程都是四少自己在忙,刘大少很识趣的留在了船厂食堂,外面实在是太冷了,他只等着看完第二出戏《白毛女》后,四少就派船送他回刘家港。四少相信经过这样强度的革命教育,这位表叔肯定能够脱胎换骨,日后成为自己革命道路上坚定的追随者。
四少在17厂看着已经经过培训的炼钢工匠们熟练地操作着,他们从一大清早就开始烧炉蓄热,不断把焦炭铁料石灰石一层层投入火红的平炉里,水车通过传动杆把新鲜空气通过蓄热室吹进炉子里,炉温迅速升高。四少下午来后,吹进炉子的空气又转换了两次方向,炉子里的进料大部分都开始液化,炉渣口开启,工匠们戴着今天刚拿到的遮光眼镜,冒着热浪,把浮在钢水上面的炉渣清理出来,然后再次加入铁料和焦炭,热空气再次被高速吹入炉子里。反复几次后,终于炉内的颜色开始变得黄白,四少大叫道:开炉口!
一个浑身裹着厚厚棉衣,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副遮光镜的工匠,用一根长长的铁锨捅向炉子底部的钢水口,一下两下三下,终于一道刺眼的金光破开了炉口,黄白色的钢水犹如一条玉带流了出来,通过钢水槽流入到早已等在下面的模槽里,然后等钢水冷却凝固到红黄色再进行淬火处理。
这一炉钢就浇铸成了东方红002的两根龙骨,前后历时五个时辰,四少算了算,利用现在的蓄热室还可以增加一个体积更大的平炉,实现双床冶炼,这样每天的钢产量就可以达到20吨,以现在的采购进度勉强能够保证原料的供应,这样的钢产量除了供应现在的造船厂外,还能够满足机床制造,和纺织成衣业发展的设备制造需求,军工制造还要往后拖,这的确有点太慢了。必须把钢铁产量翻上去,大规模扩建17厂,新建18厂必须马上进行,争取三个月后,钢产量达到每天50吨,半年后达到100吨。
四少的晚饭吃得很晚,是在大舅哥的新家里,嫂子招娣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还生怕不够这个大胃王妹夫吃。四少很不好意思,坚持着让嫂子一同上桌,夫妻两人拗不过他,三个人开开心心地开始动筷,四少拿出自己带来的琼浆酒,就要给夫妻两人都倒上,招娣红了脸推辞,四少笑道:嫂子是不是怀上了?如果怀上了就不用喝了。
大舅哥呵呵的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