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73章 白毛女(2/4)
:是怀上了,都两个月了,不过还没显怀。你家二丫肚子有动静了吗?

    四少厚着脸皮道:该有了吧,我回去好好检查检查,哈哈。

    夫妻两人也被逗笑了,饭桌上的气氛越来越随意,大舅哥自然就问起了两个弟弟的情况,四少回道:老三现在可是我们化工学院的山长,带着上百个徒弟搞化学研发和教学,还是四个厂子的总工程师,忙的很啊!我平时都见不到他一面,有事都是靠文书信件传递,当然我也比较忙,呵呵。另外我还要和你们说件事,二丫和我说起好像三弟和二丫房里的桂香有点那个,对上眼了,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我这次去海门是不是要去和父母提这事?

    陈根升夫妻两人一下子有点僵住了,面面相觑了好一阵,陈老大才犹豫道:这事我们不好说,你和二丫怎么看这事?

    又把皮球踢回了四少。四少早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从二丫和他说这事时的口气里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二丫嫁给他后,陈家自然会认为他们家的身份已经变了,成了正经八百的士族阶层中一份子,所以放任让两个小舅子紧紧追随在他身边,虽然这里面也有四少有意拉拢的成分,但这种有意无意的攀附是肯定存在的。另一方面当初四少要求老窑工把众多的教众带出练塘的时候,陈家也是出了大力的。华夏人自古故土难离,陈家作为陈家村土生土长的乡民,无疑树起了一个极其有说服力的榜样。在老窑工最初开始召唤众多的教众村民一同搬迁时,他们都是犹豫的,虽然他们的日子并不好,很贫穷,每天勉强能吃饱半稀半干的两顿饭。可中国底层民众的忍耐力是惊人的,他们会为一场迟到的春雨而欢呼,也会为过年的一根红头绳而感恩,他们可以夜夜来菩萨面前祈福,只为自己的辛苦劳作能换来多斗的收成,让孩子不再挨饿。但只要能活下去,让他们离开故土去另外一个未知的地方,真的很难。也只有在官府的暴力机器面前,或者像明末这个末日乱世的时代才有可能。

    而在陈小三求四少写信给他父亲别让他回去读什么劳什子四书五经时,四少就干脆写信去劝岳父大人举家搬来了崇明。正是陈家的带头举家搬迁,让那些这几十年来从外乡搬迁过来的底层乡民都别无二话响应了老窑工的呼唤,而十里八乡和他们相熟的一些底层佃户乡民也马上跟随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