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禄送四少出了门,这时天开始下起了雨夹雪,警卫们为四少打着伞,四少放眼望去,黑灰的天幕是一块背景板,整个浏河基地灯火通明,林立的烟囱吐着浓烟,雨丝和雪籽像一道珠帘,让无数的灯光在眼前不停的闪烁,在这么多高低杂乱的灯光里,有两条金色的光带显得那样的扎眼,它们平行着从码头延伸至远方,四少知道,这两条光带的尽头就是他们朱家的老宅,两条光带中间则是这世界的第一条水泥路。靠着这条水泥路的建设,四少不仅培养了几十个能设计施工小型桥梁涵洞的土木工程人员,还培养出了上千个熟练掌握水泥施工的泥瓦匠,他们每个人带上几个小工,就是一支小施工队,目前他们都还活跃在三个基地里面,不断通过大量的实践去丰富他们的经验和认知,等两年后满清开始从北向南横扫华夏大地之时,突然发现在自己已占领的土地上,在每一个交通节点上一夜之间竖起一座座坚不可摧的碉堡,让那些凶悍自负的满洲铁骑在交叉火力中灰飞烟灭,哈哈,想到这里,四少的嘴角微微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他爬上早已等在那里的马车,马车平稳地在水泥地上压过,马蹄声和木轮碾过伸缩缝时的声响显得那样的相得益彰,非常悦耳。让他又想起了橡胶和养马这两件事情,四少伸手挠着刺痒的头皮,考虑着要不要先不等南美的消息了,马上让人试着从杜仲或蒲公英里提取胶液,先满足启动蒸汽机的制造,至于轮胎什么的还是等那个葡萄牙人把橡胶带回来再说吧。到时还要去找地方种橡胶树,琼州、吕宋,或者是安南?真是让人头痛!
还有马,满清和蒙古鞑子的骑兵斥候是他们手里最锋利的刀子,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所拥有的高机动性是他们的巨大天然优势,而最让人头痛的的就是利用小股骑兵斥候的强悍战力进行战场信息遮蔽,任何战斗一旦变成单方信息透明,那就没什么好打的了。而四少肯定没有能力在两年时间,哪怕是给他十年、二十年时间,都无法训练出一支可以和满清抗衡的骑兵部队,这根本不现实!他现在能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热气球+狙击手+特务连,技术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平稳的水泥路终于让四少在马车内睡着了,他轻轻地打着鼾,直到一只冰冷的手捏住了他高高的鼻梁。辛苦了一天的警卫班终于把四少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