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当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如果四少参加殿试,崇祯皇帝问策的话,自然会把原因归结到士绅和皇族的贪得无厌上去,作为农业社会的根基,土地兼并和隐匿是亘古不变的死结,根本无法解开。而明朝开国之初的尝试,原本是很有可能避开这个死结,解决财政困境的。不管朱元璋出于什么目的开始发行大明宝钞,这种划时代的货币制度可以让国家迅速掌握并运用社会财富来应对各种突发或长期的灾害和风险,其先进性已经被现代社会的实践所证实。而明朝却没有彻底贯彻这样一套货币制度,没有把金银等贵金属彻底清除出货币流通体系。最终则导致国家对社会财富彻底丧失掌握和分配的能力。朱由检也只能用最后的倔强来维护他历代先祖的脸面了!
在和老爹解释了一大段王朝兴衰史,社会经济结构,金融货币流通的内容后,四少看着满脸痛苦的朱三爷道:父亲,您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吗?
朱三爷终于听懂了每个字和整句话,他晃了晃已经死机了的脑袋,道:不知道!
四少接着道:那是因为我没有接到您,那就只能等崇明来的船。
朱三爷一口闷了杯中酒,他又没有听懂儿子的这句话,问道:难道你接到我,就不用等崇明的船了吗?
四少见父亲终于和自己互动了起来,笑道:如果接到您,我就会和您一起等那条船。
那条船很重要吗?三爷终于似乎尝出了点这口菜的味道;
很重要,非常重要,父亲您知道我这次去信让您回来是什么原因吗?四少又问道:
三爷看着儿子手里的筷子一点都没有因为讲话而停歇过,犹豫了一下,放下筷子,拿起了酒杯,道:怀远侯和我们的协议你同意吗?
四少咽下了嘴里的菜,又夹了一口,道:同意啊!这是好事情。
三爷被酒呛了一口,咳咳道:那如果其他权贵公公也都来插上一脚呢?
四少帮三爷倒满酒杯,道:好事呀,来一个涨点价,来一个涨点价,只要我们的订金分润不变,越涨我们可以收到的预付订金越多,而有了这么多权贵给我们背书,我们则根本不用担心有人来催货或者退订,何乐而不为呢?
三爷的筷子夹着菜停在了大张的嘴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