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100章 八卦(2/4)
 桂香也压低了声音说道:就是上次给二爷出殡时,来的有一个小丫鬟,吃饭时咱俩一起坐一桌,就要好上了,上个月我还去刘家港看过她一回,就那次她和我讲的。

    文秀从两人身边经过时,在四少的脸盆里湿了下手,两手往毛巾上摁了摁,道:还不睡?都什么时辰了?两个夜猫子!

    马上来睡了,四少笑着道,见文秀进了里屋,又问道:那你还知道刘家些什么?

    桂香一怔,想了想,神秘地道:刘二爷外面有外宅,还是个琉球女子。

    四少打了个哈欠,站起身,边往里屋走,边道:困了困了,睡觉,明天再说!

    桂香呆愣愣地站了一会儿,才气哼哼地收拾了起来。

    没有风的冬夜是那么的漫长,四少的三个基地里很少有人像桂香一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更多的人是在一个个工坊里,码头上,工地中,学院内彻夜工作学习,他们没有觉得累,也没有觉得苦,四少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主食,也配给了足量的副食,江南地区本就丰富的物产外加大量从南方采购的稻米红薯,支撑起了这三个已经拥有十几万产业工人的工商业城市。

    三个基地的水泥大路两边除了专营粮食米面,煤炉煤饼和布匹衣服的朱家商号外,也开出了各式各样的小店和小摊,主要都是些特色小食、酒馆,有的已经开始通宵营业,每每有年轻的男女工人会在深夜下班后,去结伴吃上一碗柴火馄饨或者一盘鸡蛋炒粉。这里不允许使用银两,只有一张张布券在里面顺畅地流通。自从工资用布券发放后,四少开始推行周薪制,应运而生的商业也开始更加繁荣了起来,四少的工厂也开始大量生产廉价的生活必须品向外销售,比如内衣厂的内衣,玻璃油灯,锅碗瓢盆,等等。更是搭起了戏台,一到晚上总会演上一两场《白毛女》,《赤卫队》,《风波亭》或者《野猪林》。

    四少让朱四爷从民团里轮着组建一个治安保洁小队,专门负责向小商小贩收取道路维护费,保持水泥路的整洁,维持市面的秩序和安定。同时坚决不允许在基地范围内有赌博嫖娼的行为发生。一旦有发现,经查实审判后就示众游街,然后发配去琼州挖矿。

    朱三少这次船队就押了十七个犯人去琼州的,有男有女,主要是些偷东西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