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从里面掏出两张纸,一张竟然是他的身契,另一张则满是四少那潦草的字迹。
朱三禧笑眯眯地看着哭得泪汪汪的朱尔寿,好一会儿,朱尔寿抬手擦去了眼角的泪,破涕为笑道:我能有什么打算,还是那句话,四少让我做啥我就做啥,你回去吧,这里的事你做不了的,你回去告诉四少爷,刀山火海,我尔寿都能为他去死。
三禧的船慢慢顺流而下,尔寿一直挥着手向他告别。直到船消失在视野里,他才提上鸽笼,上马赶了回去。今天他还要去马市转转,他现在的主要任务,除了和侯府办理钱货的交接,就是为四少在应天府这个江南唯一可能搞到战马的地方悄悄搜罗马匹。
在明朝私人想大规模养战马,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平时在马市里的都是挽马或驮马,但由于南京太仆寺的存在,南京周围是有专门的马场供养战马的。所以只要肯花钱,搞到好马甚至种马都不难,难就难在你想在这南京周围买了马还要大规模蓄养,只要被发现蓄养达到十匹战马那就是谋反的大罪了。于是按照四少的吩咐,朱尔寿就把合格的马买回来,养在小小的朱宅前院,然后每满七匹就让船来运去崇明。
四少并没有想组建庞大的骑兵部队,那是他现在绝对养不起的,但训练一支优秀的斥候特务部队却是迫在眉睫,但善骑就是斥候的基本技能,而缺少战马就成为训练的最大瓶颈。于是四少就安排懂马的朱尔寿在南京悄悄的买马,运来崇明供斥候的训练使用。现在,斥候营的马匹以每天一到两匹的速度迅速增长,很快就要达到两人用一匹马的宽裕程度了!
四少这次趁着给爷爷筹备庆祝六十寿辰之际,写信建议爷爷把家里的家奴身契都改成自由雇工身份,这也算是一件大善事,定能为老太爷积德积善获得福报。老太爷现在对这个四孙子是言听计从,回信欣然同意,于是朱家帮上下几十个买来的男女家奴都去县衙改了身契,脱离了奴籍,成为了自由民之身。但每一个人都愿意继续以雇工的身份留下来为朱家做事,这事情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引起了很多官绅富户的不满。一时间一些诬陷朱家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谣言也传了出来。
四少自然早有预料,不过和他所知道的后世明末江南奴变相比,这种谣言就完全无关紧要了。万一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