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留了下来监督着把所有的枪支和弹壳都收了起来整理好锁进库房,其他人则挤进了一辆马车里,在警卫们的护送下,在这漫天的飞雪里慢慢地赶回朱家老宅。原本能坐四人的车厢里硬是挤进了六个人,自然显得异常拥挤,三少和四少两人只能坐在地板上,屁股下面拿个软靠垫着。拉车的两匹马吃力地在湿滑的路面上缓慢前行,原本驾车的警卫也只好下车步行牵着马,拥挤的车厢里弥漫着六个人呼出的口气,四少觉得有点憋闷和难闻,伸手把车帘掀起了一角,让车外寒冷的空气能够吹点进来。
老太爷终于打破了沉默,其实每个人都在等他先开口,因为出来时,老太爷发话要大家上一辆马车的,很明显,这是有事要在路上一起商量。他问道:这火枪现在的产量情况如何?
每一个人都看着四少,四少答道:现在每天能造2-3支吧。
三爷道:这么少?你这三十支造了多久?
四少道:这造枪的整个流程已经走通了,现在有了一条稳定的生产线,涉及十九个厂子,这三十支枪就是这条产线上造出来的,之前也造了一些,但都是在一环环的测试每一道工序之间的衔接和磨合,造出来的枪都多少有点问题,现在是可以标准化的全链生产了,只是产量还没上来,需要二哥那里的设备尽快到位。其实这枪还不是什么大问题,这造一支就是一支,我估计到四五月份就可以每天十五到二十支了。
最难的是这枪弹,这可是个耗材,现在也只有一条产线,涉及十五个厂子,现在每天也只能造出一百发合格的枪弹。二哥你有啥要补充的吗?
二少想了想道:到年中的话,每天二十支的制造装备肯定是没问题的,到年底能把现在的三个常规团和警卫团都配装到位。枪弹这块的装备应该更快一点,六月前可以到每天一千发。
四少提醒道:还有海军呢,也要一个团!
二少皱眉道:应该没问题,九月后每天三十支肯定有。
四少道:火枪每天三十支的产量就到顶了,而枪弹的目标是至少每天五千发。
三爷插话道:每支枪和枪弹造价多少?
四少回道:火枪现在是十多张大券吧,折成银子大约六十两,枪弹现在是两张小券,弹壳回收的话,能省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