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112章 正道(2/3)
所偏重,都相约各自努力,以求忠君报国。而四少也一直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暗叹这个时代的精英们并没有都沉迷于秦淮风月,还都是有着家国情怀的,只是这样的精英太少,否则怎么最后就神州倾覆,华夏大地陷入足足三百年的史诗级黑暗时代!

    四少正喝着茶,做着历史的旁观者,此时那陈子龙突然站起清咳两声,待全场安静,微笑着看向四少道:这位闇公兄的外甥,我看你一直听而不语,不知今日可有高论以飨我等?

    四少一惊,赶忙放下盖碗,起身一揖道:不敢不敢,诸位都是晚生前辈,今日所见所闻都是金玉之言,小侄只有一些粗浅之说,实不敢诳论,既然海士先生问起,不敢不说,请诸位就当戏言一听。

    陈子龙也坐了回去,道:小友请说,我等自是洗耳恭听。

    四少又一个团拜,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都应该知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吧?夫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亚圣亦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至荀子: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到朱子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反反复复都在说一个问题,就是:民为邦本。

    四少踱回座位,喝了口茶,继续道:诸位刚才所议者,或上京面君,或回乡游说缙绅,或两者兼有,可有想过这民否?何为民?在北京朝堂上吗?是各位家乡的士族缙绅?还是在座的各位?都不是吧!在田间的挥锄老翁!在市井的走卒小贩!在城外的无家流民!在工坊的辛勤匠人!在江河的漕工船夫!还可能在李闯的军营之中!我不是危言耸听,这天下多的是灭门的县令,破家的知府!早把国本都掘完了!

    在座大都是我的前辈,也是有报国之心的英才,在这天下也已经属于凤毛麟角。可是你们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连这民惟邦本之道都不清楚吗?不稳民心,何以安天下,嗯报君恩?

    众人闻此都默然无语,整个会场一下就冷场了下来,陈子龙微微皱眉,开口道:朱公子所言非虚,只是这流匪贱民已如蝗虫成灾,时下安有速效之法可以整治?

    四少又喝了口茶,走到陈子龙面前,躬身一礼道:海士先生,您诗词文章皆当世翘楚,还关心兵政农事,譬如您一直在校注的“农政全书”,此书实乃农事之大全,意义非凡。但是,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