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75章 善意浇灌的时代回响(1/2)
    1995年6月2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着京城的街道。沈知意站在星宁工作室的落地窗前,看着雨幕中往来的车辆,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来自湘城灾区的短信,配图里,曾经在临时帐篷里读书的小女孩,如今穿着学士服站在大学校门前,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写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六年前的洪灾仿佛还在眼前。那时的星宁工作室刚起步,沈知意带着团队深入灾区,用简易的计算机设备搭建临时课堂,为受灾学生辅导功课;用商业策划的利润资助孩子们重返校园。而此刻,这些曾经蜷缩在废墟中的身影,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知意姐,湘城的周明远来了!”陈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知意转身,看见那个曾经瘦骨嶙峋的少年,如今穿着笔挺的西装,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创立了一家环保科技公司,”他将商业计划书放在桌上,“专门处理工业废水。这是我们的财务报表——”他顿了顿,手指微微发抖,“存款已经达到3586万。”

    沈知意翻开报告,里面详细记录着公司如何将星宁的技术孵化模式与环保理念结合。更让她动容的是附录里的助学名单——周明远用盈利资助了二十个灾区孩子上大学。“当年你教会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现在我想让更多人相信这句话。”

    与此同时,杭城的沈宁正在处理跨国合作案,电脑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弹窗。是她资助的贵州山区女孩发来的消息:“姐姐,我考上了浙江大学!暑假想加入星宁实习!”17岁的沈宁摘下眼镜擦拭,窗外的钱塘江潮水翻涌,正如她此刻难以平静的心。她立刻回复:“欢迎回家,我们一起创造更多可能。”

    在深圳,马化腾的办公室里,一位年轻人正在演示最新研发的公益平台。“这个系统可以整合全国的助学资源,”他兴奋地介绍,“灵感来自星宁当年的灾区帮扶计划。”马化腾望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想起沈知意常说的话:“商业的终极价值,在于回馈社会。”

    暴雨渐歇时,沈知意收到了灾区创业联盟的集体来信。信纸上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既有成为教师、医生的毕业生,也有像周明远一样投身创业的年轻人。他们在信中写道:“是您教会我们,被光照亮的人,也可以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