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掌握了通过平板控制建筑机器人的方法。\"以前砌墙全靠经验,\"老周感慨道,\"现在机器人比我手还稳!\"
沈知意时常抽空来到培训中心。这天,她注意到角落里一个沉默的女孩,正反复观看智能排水系统的教学视频。\"怎么不试试实操?\"沈知意走过去问道。
女孩有些局促:\"我我怕操作不好。我是学环境工程的,没想到会接触到这么前沿的建筑技术。\"
\"正是因为前沿,才需要你们带来新想法。\"沈知意鼓励道,\"你对排水系统这么感兴趣,要不要参与我们的"海绵社区"项目?让雨水在社区内循环利用。\"
女孩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吗?我在学校做过相关课题研究!\"
六个月的建设周期紧张而有序。工地上,年轻人的活力与科技的精密完美融合。智能建造系统将原本需要两年的工期压缩到极致,每块预制构件都刻着建造者的名字——这是星宁的独特设计,让每个参与者都能见证自己的作品拔地而起。
2015年11月22日,当最后一块玻璃幕墙安装完毕,整个港城都为之惊叹。42层的智能公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量子感应窗随着光线自动调节透明度;别墅区的生态花园里,智能灌溉系统将雨水精准分配到每一株植物。
在竣工仪式上,沈知意看着台下的建设者们,其中许多是曾经迷茫的应届毕业生和普通工人。\"你们不仅建造了建筑,更建造了未来。\"她的声音通过量子扩音系统传遍全场,\"从杭城到港城,科技让梦想有了落脚的地方。\"
而此时,在杭城和阿宁,更多年轻人正收拾行囊,他们知道,星宁的工地上,还有无数个改变世界的机会,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