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虽然没有去泰山封禅。
但他一直督促朱家子孙,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制作《大诰》开始,所有的政令全都是以百姓为尊。
朱寿上辈子接受的教育,让他也深知太祖皇帝的不易。
虽然自己只是一个监国太子,虽然文治武功都不如太祖的万分之一。
但他知道水是民舟是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寿的决然,让梁红玉芳心乱颤。
她第一次见到,心中有百姓的皇族。
大明帝国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年,除了太祖、高祖之外,没人去把百姓当回事儿。
唯独面前的太子殿下,对百姓施以重恩,有如此圣君,大明朝的未来一片光明。
这或许不是政治斗争,但在百姓、锦衣卫的眼里,朱寿早已经脱胎换骨。
锦衣卫的存在就是锄奸去垢的,他们此时也是热血澎湃。
世道一年不如一年,大家也都是百姓家生养的崽崽,有如此贤明的太子,谁还会存有二心呢?
他们的手,也死死地按在绣春刀上,只等着太子殿下一声令下,就把所有的贪官污吏斩首殆尽。
百姓们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可他们很多人都听到了朱寿的话。
纷纷支撑着虚弱的、颤抖的身躯,跪在地上,对着朱寿磕头哭诉。
“苍天有眼,终于有人来惩处这群贪官污吏了。”
人群密密麻麻,哭诉声响彻天际。
梁红玉动容了,常温也动容了。
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难民,第一次感受到千人跪拜的景象。
这群人内心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一顿饱饭果腹,撑过这次灾情就好。
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为首之人就是老八朱祁钰,在起身后是国子监大学士汪伦,以及新任顺天府尹薛万敏。
见到了屹立于粥棚外的朱寿,他们吓得近乎丢了三魂七魄。
面面相觑,不可思议:不是说太子殿下中毒,封闭内城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尤其是朱祁钰,更是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
就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