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死者曾被电击维持生命。”
林当翻开尸体手中的防水笔记本,纸页上用珊瑚粉写着:“潮汐每涨落三十七次,齿轮就会咬合一次。”最后一页贴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周明山站在沉箱前,身边的男人后颈有朱砂痣和“0”号纹身——正是首案中焦尸的真实身份,被抹去档案的沉箱建造者李卫国。
海底舱室的水压达到临界点时,秦明突然想起陈立潜水刀的特殊设计。他将刀刃插入齿轮锁的核心,刀柄的荧光材料与舱内的共振装置产生共鸣,旋转门竟逆向转动。在舱室即将被海水灌满的瞬间,他瞥见墙上的最后一道刻痕:“第三十八次潮汐,是齿轮吞掉自己的时刻。”
回到解剖室,秦明和林当将海底舱室的齿轮片与沉箱案证据对比,发现每枚齿轮的齿纹都对应着一种海洋生物的生长周期。“李卫国不是凶手,”林当指着dna报告,“他的基因与海底舱室的人体模型完全一致,这些模型是用他的细胞培育的克隆体。”
技术科的电话突然响起,破解了海底舱室的通讯记录:“周明山在入狱前购买了基因编辑技术,试图用沉箱受害者的dna培育‘齿轮守卫’,而李卫国,是他最早的实验体。”林涛的声音带着怒意,“那些模型的心脏位置,都植入了沉箱混凝土的碎屑,就像把受害者的骸骨嵌进克隆体。”
深夜的滨海湾,当秦明再次站在废弃灯塔,海面上突然浮现出三十七盏绿灯,每盏灯的光晕都是齿轮形状。林当的手机收到匿名短信,附带的视频里,戴潜水头盔的凶手站在海底舱室中央,身后是正在启动的共振装置,他举起的牌子上写着:“秦明法医,你准备好成为第38个刻度了吗?”
镜头拉近,凶手的潜水服拉链滑落,露出后颈的朱砂痣和“38”号纹身——皮肤下隐约可见金属齿轮的轮廓,与陈立在沉箱里的电击疤痕完全吻合。秦明突然想起陈立尸检报告中的异常:他的颈椎第三节有微型金属片,现在看来,那是齿轮装置的一部分。
“他改造了自己的身体,”林当盯着视频截图,“用沉箱的齿轮、混凝土和深海生物的基因,把自己变成了活的共振腔。”她突然指向灯塔地面新出现的贝壳排列,这次组成的是秦明办公楼的平面图,中心位置的贝壳里,装着他上次潜水时丢失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