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吻合。
林当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父亲的笔记本里确实夹着1998年的附子基地出入证,而他临终前反复摩挲的银色怀表,内侧刻着的“720”,此刻正与陈永年尸检报告上的肝部晶棱排列方式重合。“他是在给我留线索。”她盯着死者手指勾住的书页边缘,那里用铅笔写着极小的“棱晶4型”,与许茗实验室离心机上的编号一致。
图书馆顶楼的监控死角,林涛发现了半截断发——染着银色渐变,发质与苏晴直播间掉落的假发完全匹配。痕迹分析显示,凶手曾在此处架设镜面反射装置,利用穹顶天窗的阳光,将复合晶体的挥发速度精准控制在监控录像的“存活时间”内。
“陈永年的婚戒不见了。”小夏突然指着尸检照片,死者左手无名指根部的晒痕中央,有个极浅的圆形凹陷,“像是被人刻意蹭掉了婚戒内侧的刻字。”
林当猛然想起父亲的怀表内侧也有相同的圆形凹痕,那是长期接触某种酸性溶液留下的。她冲回物证室,用激光显微镜扫描怀表内壁,果然显露出一串数字——,正是附子基地“销毁”的日期,也是康泰新药第一次人体实验的时间。
午夜的市立医院旧档案库,林当在陈永年的工作记录里发现了惊天秘密:1998年的附子基地实验中,有十二名受试者存活,他们被注射了“棱晶4型”毒理稳定剂,成为行走的“毒理标本”。而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赫然是林建华。
“林队,苏晴的美甲师招了!”小夏的电话在此时打来,声音带着哭腔,“她们每次做银色美甲,其实是在指甲里植入冰砷微晶体,晶棱方向对应着‘晶棱会’成员的暗杀目标……陈永年的婚戒内侧,刻着你父亲的工号!”
警笛声中,林当站在父亲的墓碑前,手中的检测报告显示,怀表里的酸性溶液正是“棱晶4型”的解药。碑脚处新出现的晶棱状划痕,与陈永年指甲缝里的金属残留完全吻合——老人在临死前,用最后的力气给她留下了破除毒局的钥匙。
回到警局时,秦明的国际快递正躺在她的办公桌上。拆开层层防震泡沫,里面是个真空包装的玻璃瓶,瓶底沉着米粒大小的晶体,附页上写着:“棱晶4型的致命缺陷——遇紫外线会加速分解。1998年7月20日,龙番市气象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