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接过奏折,展开细细品读起来。奏折上的字迹虽然略显稚嫩,但却笔力雄健,可见书写之人内心坚定,胸有丘壑。奏折内容更是让皇帝眼前一亮,卫渊在奏折中分析了当前朝政的弊端,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其见解之深刻,措施之得当,令皇帝叹服不已。

    王御史见皇帝的神情有所松动,心中暗叫不好,连忙说道:“陛下,这奏折定是卫渊为了蒙蔽圣听,特意伪造的!他用心险恶,其心可诛啊!”

    李太傅冷哼一声,说道:“王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卫世子意图谋反,可有证据?空口白牙,污蔑忠良,你就不怕寒了天下忠臣的心吗?”

    王御史被李太傅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他原本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将卫渊彻底扳倒,没想到李太傅竟然会站出来为卫渊说话,还拿出了卫渊亲笔书写的奏折。

    皇帝的目光在李太傅和王御史之间来回扫视,心中权衡着利弊。他深知李太傅是两朝元老,德高望重,绝不会轻易为他人说情。而王御史虽然嫉恶如仇,但也难免会有党同伐异之嫌。这份奏折的内容确实打动了他,但卫渊之前的种种行为又让他不得不心存疑虑。

    “陛下,”李太傅见皇帝犹豫不决,再次开口说道,“老臣以性命担保,卫世子绝无二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夏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的千秋伟业啊!”说罢,李太傅撩起衣袍,竟要跪下。

    皇帝见状,连忙起身将李太傅扶住,沉声说道:“太傅快快请起,朕……”

    “太傅快快请起,朕并非不信任卫卿家……”皇帝扶起李太傅,老者的坚持让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开始动摇。卫渊之前的种种举动,狂妄的表面下似乎都隐藏着深意,难道他真的错怪了这个年轻人?

    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奏折上,卫渊的字迹仿佛带着一股莫名的力量,让他无法忽视。奏折中提出的改革方案,大胆却又切实可行,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他的心上,让他意识到,也许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少年,真的拥有着不一样的抱负和才能。

    “陛下,李太傅老迈昏聩,竟被一个纨绔子弟蒙蔽至此,老臣实在痛心疾首!”王御史见皇帝的态度有所松动,心中大急,连忙跪倒在地,高声说道,“卫渊此子诡计多端,他呈上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