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将掰下来的玉米棒子装进箩篼里。
装满之后,李悠试了一下,大概七八十斤的样子。
这点重量对李悠来说非常轻松。即便是对老爸来说,也同样比较轻松。
李悠和老爸各挑了一挑,老妈背了一背,往家走去。
还没有装完,要多跑几趟才行。
凌小茹、穆清叶两个人当然也跟着一起先回去了。
回到家里后,李悠、老板老妈三个人都将玉米倒在了院子里。
就放到院子里,让太阳晒一晒。晒过之后,会更容易剥玉米粒。
收回来的玉米棒子全部都要把玉米粒剥下来,然后晒干。这样才能够长时间保存。
现在有专门剥玉米粒的玉米脱粒机。用这种机器剥玉米粒,速度非常快。
不过,一般只有玉米种得很多的人,才会选择用机器脱玉米粒。
如果种得不多。大家不会选择用机器,而是会人工剥玉米粒。
一则,量不大,自己没必要专门去买台机器。花钱让别人带着机器来家里脱,量少了,人家也不太愿意。
因为量少,他挣的钱就少。挣这点钱他还懒得运输机器呢。
二则,用机器脱速度快是快,但是也容易把玉米粒弄伤。
玉米粒弄伤后,在存储的过程中会更容易长虫。
所以,村子里大部分人其实都会选择自己人工剥玉米粒。
李悠家里也如此。
所以,把玉米棒子晒一晒,以便能够更加轻松的将玉米粒剥下来。
将箩篼里的玉米棒倒在院子里之后,李悠并没有立即就又往地里去。
而是把凌小茹、穆清叶两个人带到了屋里,让她们喝点水,休息一会儿。
两个人就不跟着他再去地里了。
凌小茹、穆清叶两个人都点头。
给两个人各倒了一杯水,又让她们自己去摘葡萄吃之后,李悠又挑上箩篼,和老爸老妈一起再去地里把剩下的玉米棒子挑回来。
就这样三个人都又来回了三趟之后,终于将所有的玉米棒子都弄了回来。
当然,只是那一块地的。
另外还有一块地没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