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大太监吕芳赶紧鼓起胆子转移话题:
“仙人,您说了这么多,难道我大明就没有一点儿好处吗?”
少女听到这里,然后点头道:“对对对,也不能光说你们坏处。”
“你们好处肯定也是有的。”
“好不好,是对比出来的。”
“比如说你们大明皇帝虽然刻薄残忍,但是不怎么搞文字狱。”
“不会因为大家写几首诗词,写几个就把人一家族都抓起来杀了。”…。。
“所以四大名著,水浒,西游,三国,这三个都有造反思想的,结果都出在大明。”
“而最后一个,各种隐晦,各种谐音,各种规避,还是躲不过被封禁。”
“还有大明重视文教,识字率也可以。”
“尤其是江南一地。”
“而到后来的清朝,两个大村械斗5000人,只有三个人能识字。”
“而你们大明东南几乎每家都有识字之人。”
“当时还有人举办辩论,参加辩论的人足足10万人,这都是满清所不具备的。”
“而大明对于读书人相对还是比较宽容,也出现了很多新想法。”
“比如说虚君之想,万事委托内阁,君主垂拱而治。”
“有事就换掉内阁,其实是比较好的方法,只是要科举改变,用对人才。”
“即便后世许多主流势力,用的还是这一套,有事换内阁,领头的不换。”
众内阁大佬顿时心中露出喜色。
对啊,这仙人说的好。
有事给我们内阁办就好了。
皇帝您就高高坐着就好。
“当然,也要加强监督,防止内阁干坏事……”少女又来了一句。
大佬们又不高兴了。
“你们大明对待读书人的各种奇谈怪论,都可以包容。”
“但在后来的满清可没有这种包容,别说奇谈怪论,你就是大加赞扬朝廷,那也不行,都要被拉出去砍头。”
“因为满清明确说了,那些事情是禁止小民谈论的,小民没有资格谈论。”
“你们现在还允许百姓们四下谈论朝廷,允许大家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