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元辅 > 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七)手雷三段击(3/6)
打乱敌军阵型,还会在敌军后排士兵中造成惊恐甚至全线崩溃。

    如此再加上掷弹兵整体比一般士兵强壮这一点,所以在排队枪毙的年代,掷弹兵们通常是被当作攻坚力量,用于扭转局部战场局面或者压垮敌人的最重要一击来使用的。

    战术安排一般是这样:先是排枪,然后队列前进,等到了掷弹距离后掷弹,然后直接刺刀冲锋。别看这个范式好像很呆板,一点“战争艺术”的感觉都谈不上,但其实一般真打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对面往往已经溃散或者处在溃散的边缘了,最后看到比自己高大一圈的天降猛男们刺刀冲锋杀将过来,举手投降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作用有点像一战和二战里的shock troops,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邦克山之战中,英军精锐的掷弹兵数次冲锋居然就被大陆军挡下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掷弹兵们常常有比普通士兵更多的捞战功的机会,当然也会更加危险,所以被当做精锐倚重也名副其实。

    顺便提一句,毛子那群奇葩们再次把掷弹兵用到了极致:倚重于独角兽炮带来的远程火力优势,外加他们一贯弹药不足,即使是掷弹兵得到的射击训练也不多,再加上苏沃洛夫的300码刺刀冲锋战术……所以毛子掷弹兵团基本无视射击,甚至恨不得弹都懒得扔,直接上刺刀“乌拉”就完事,结果事实证明这招对法国人居然很有效。

    大明对这些花式火器的使用比花式火器本身还花式,基本上没有固定用法,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武器研发生产体系和战术指挥体系根本就没能配套得上,完全玩脱节了。

    大致上,身处后方的工匠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发”新的火器,前方的将领们根本搞不清自己携带的那数十种火器每一种到底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场合,因此实际到了战场上往往乱搞一气,几乎是任由低级军官瞎指挥,甚或士兵本人自由发挥。

    这种局面直到戚继光横空出世才有了一定的改变,很多看起来花哨无比的火器都被戚继光无视,转而选择了一些更能产生实效的武器来搭配使用。不过,对于爆炸类武器,戚继光虽然使用,而且花了不少工夫改进,但最终使用的范围还是不大。道理是明摆着的,爆炸威力不够,使用局限性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