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渐次提速!掌心雷三连投准备!”
三道命令,第一道是挂枪,也就是把骑兵火枪挂回马臀左侧的皮扣里固定;第二道是先给出目标方向,然后“渐次提速”,也就是要求全军准备冲刺前的助跑;第三道则是攻击准备,手雷要做好连投三颗的准备。
这种战术在京华骑兵部队里被称之为“手雷三段击”,不是高务实搞出来的,因为高务实并不懂骑兵作战,没敢胡乱编排战术。
事实上这是骑丁家丁头目们自行研究的战法,其主要作战方式并非直接冲阵,在冲阵中连续投手雷三次,而是依旧秉承骑兵习惯的斜插战场之战术特点,以斜线切入的方式,往侧前方投掷三次手雷。
这样做的目的有几个,关键性的两点其实都在于“距离”一词。其一是可以避免交战双方的距离拉近得太快,导致投掷出去的手雷炸伤自己人;其二是斜切式的开场更有利于指挥官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而临时调整后续战术。
这一点或许要解释一下,即斜切投掷一次、两次或者三次之后,如果敌军在任何时候出现整体性的混乱甚至崩溃先兆,则我军可以由斜切变成冲阵,进行最后一击;如果三次投掷都没能使敌军动摇、崩溃,则我军就要发挥骑兵特点,一击即走,迅速拉开距离,绕一圈回来,看看是不是可以再来一次“手雷三段击”。
总而言之,这个战术和蒙古骑兵惯用的边缘袭扰射击其实是同一个思路,只是由于扔手雷的距离比箭矢射程要短,所以使用起来是比较有局限性的,通常需要利用第一波火枪射击逼得对方放弃比拼远程弓矢射击,转而进行冲阵攻击时才好采用。
眼下看来就是这种机会,只不过这一战术虽然被京华内部反复研究过,理论上好像没什么大问题,可是理论和实际之间有时候免不得有所差距……
京华骑丁的第一波次掷弹效果非常好,毫无心理准备的察哈尔蒙军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被炸飞了一个又一个,连不少已经经过“枪声特训”的战马都受了惊,甚至有两个久经战场考验的百夫长都被摔下马来,天知道有没有被同袍的战马踩死。
这一轮手雷攻势甚至惊动了在战场南方观战并指挥的布日哈图和图们大汗。图们汗大吃一惊,道:“这是炸药吗?我是说……你之前提到过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