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吞了回去,还望恩堂恕罪。”
高务实笑了笑,问道:“过于危险,危险在哪?”
曹簠一愣,答道:“呃……眼下军中所余骑兵只有约两万八千左右,尚不足三万。倘若恩堂只带这点人马追击图们,一旦察哈尔大军挥师反戈一击……虽然恩堂战无不胜,但察哈尔兵力倍于我军,这个,这个总还是不太合适的。”
这可真是难为曹簠了,兵力这种客观事实他肯定不能胡说八道,但高务实如果亲自出马,他更不敢说“您老这是去送啊”,于是越说到后来越是支支吾吾。
老实说,如果问高务实他有没有信心指挥一场和察哈尔的骑兵对决,并且己方参战兵力只有对方一半,实际上他也真谈不上有多少信心。
指挥大股骑兵打决战这种事,他只在游戏里算是经验丰富,现实里迄今为止都没开过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后世有些游戏对这种古代作战的模拟做得的确不错,但有些问题始终和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
以高务实自己带兵多次之后的直观感受来说,这其中的差别最简单、最直白的两点就是上帝视角和数据可视化。
游戏里指挥作战,他作为玩家是拥有上帝视角的,能够随心所欲地纵览全局战况。无论这战场参与的人数有多少,他都可以想看哪里看哪里,任何战况第一时间完美掌握。
然而在现实中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以他指挥过的这么多次战争来看,他只能拥有“指挥官视角”。这就意味着能够用眼睛看到的战场其实非常小,几乎只有“当面之敌”能够引入眼帘,因为他不可能把自己的视野拉到半空中去俯瞰全局。
对于整个战场的形式,守城时好歹还能登上塔楼、城楼来提高一下视野高度,但野战时就基本没辙,只能依靠各种报告来判断。
而这些报告因为战场距离甚至其他原因(如侧面战场到中军之间被切断或陷入了混战),还经常是有延迟的,且延迟了多少也根本说不准,于是就给指挥官造成了更大的误判几率。
为什么古代有很多名将看起来都特别的“天才”,似乎不像是通过学习、研究而获得更佳战果,而在很多时候仿佛更依托于某种天生的直觉?
高务实就认为,这玩意可能真的属于天赋。是天赋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