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所以经济十分落后,现在高淮又来刮地皮,敲骨吸髓之下还能有什么好?
根据《神宗实录》所说,高淮一共向宫中进献过三次,共计白银45500两。但这就很有问题了,他在辽东十年才搜刮这么点钱,可能吗?
《高淮传》说他搜刮至少数十万,可见大头全进了自己的腰包。而这么残酷的搜刮自然是建立在辽东百姓大量破产之上的。
当时的辽东巡抚李化龙曾说,辽阳大户原本有47家,皆有数千数万资产,但“为淮搜索已尽”,全都破败。大户尚且顶不住,普通百姓可想而知。所以当时的辽东百姓唱道:“辽人无脑,皆淮剜之;辽人无髓,皆淮汲之”。
高淮乱辽的危害,政治上就是破坏守战,指挥无度,侵夺军权;经济上就是过分勒索,使百姓无立锥之地。如此黑暗的统治下,辽东内部形势已然岌岌可危。
万历二十八年,辽东的妖道金得时据说其为朝鲜族)以邪教为号召,以当前的苦难为引诱,成功掀起了辽左之乱,3000余名被高淮逼得活不下去的贫农掀起暴乱,割据孤山堡。这些人斗争持续半年,最后大明朝廷调集辽东精锐征伐之下才平定下去。
此次暴乱显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本来就受外敌威胁的辽东,现在内部又不安宁,巡抚李化龙疾呼:“辽东危在旦夕”,警告朝廷“淮去则辽安,淮在则辽亡”!又称:“辽亡则京师未得安枕而卧也”。
可此番言论并未得到朱翊钧的认可,高淮依旧在辽东肆意勒索,直到辽东局势更加混乱,各方官员、将领纷纷弹劾高淮,朱翊钧实在顶不住压力,才在万历三十六年被迫召回高淮。
然而为时晚矣,辽东经济已经遭受了巨大破坏,民心也已不在,而努尔哈赤则在时间里大力拉拢人心,导致辽东百姓、军户逃亡女真的现象相当严重。又过十年,即万历四十七年,终于爆发了萨尔浒之战,大明在辽东的优势彻底不复存在。
“啊,我想起来了,你当初和我说李成梁的历史时曾经说过这茬——高淮在辽东乱政之时,李成梁二度镇辽,还和他同流合污了,是不是?”刘馨终于想起来了。
高务实颔首道:“没错,当时的李成梁早就没有了多年前的锐气,只想着混一天是一天,他也不敢和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