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夷丁,连侯爷都夸赞过多次,故而此次平定播州你刘綎的确至关重要。
只是……两省官员却劝我此次对你不可重用,只因你与杨应龙有旧,据闻早年间甚至亲如兄弟,来往甚密。军中人对此皆生疑虑,甚至有人怀疑你将临阵倒戈,归于杨应龙麾下,可有此事?”
刘綎一听,吓得汗毛倒竖,忙跪地喊冤:“制军明察,末将属实冤枉。末将早年是与杨应龙相识,在平定九丝蛮与掌都蛮时还多次并肩作战,但那时杨应龙对朝廷极为恭顺,末将以为他是忠臣,因此和他称兄道弟。
可如今杨应龙反迹昭彰,大逆不道,末将父子两代为国征战,怎会再与此辈为伍!人言可畏,末将也时刻担心遭受弹劾,百口莫辩,蒙受不白之冤,使家门受辱,还请制军明察!”
宋良佐扶起刘綎,宽慰道:“说起汝父都督刘公,昔年他曾与戚、俞等名将屡破倭寇,功勋卓著,统制大江南北。后入蜀贵平九丝、都掌蛮夷,用兵如神,名动天下。
我意都督刘公毕生忠勇,又怎会生出谋逆之子!皇上更是明察秋毫,又怎会受小人蛊惑,使国之良将蒙冤?
啊,我记得平九丝诸蛮之时,刘总戎你也在吧?对了,你那时才十三四岁,却勇猛异常,首登城楼,擒获蛮夷首领阿大,阵斩阿三,小小年纪便已能立下军中首功,令人敬佩,我又怎会听信谣言?
此后刘总戎战倭寇、平罗雄、征缅甸,更是劳苦功高,此次再平播酋,也望你能全力以赴,如此才不至于弱了汝父威风,辜负皇上和侯爷信任。”
刘綎还能说什么,自然表示愿意誓死报效。宋良佐又许诺将立即上奏庭阙,澄清刘綎谣言并奏请委以刘綎专制之权,然后又向刘綎询问对播州军力有何认知。
刘綎谢过之后答道:“播州军久居西南群山之中,善伏弩,猎山而食、号啸而进,精于箭射,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另外播州军法严酷,出战必奋死无惧,稍有怯战便立斩不赦。
正因如此,播州军每每临战,其士卒战死则常有,战败而逃回则罕见,可谓悍勇异常。加上其所统御诸苗,也擅山中游击,更有一些秘术颇为难测。
不过据末将观察,如今播州军已大不如前,其虽战法依旧,却战心渐衰,即便仍称劲旅,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