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超越了他的认知,使他有一种人在神祇面前似的诚惶诚恐,根本生不出与之一战的勇气。
真要说“东昌”号比武装运输舰大多少,其实单从数据而言也并不是那么夸张,武装运输舰为1600料,“东昌”号则是4000料,吨位差距是25倍。
4000料大抵相当于后世的2000吨排水量,在高务实的印象中其实非常小。不过,木质军舰和铁质军舰在体积上完全没有可比性,“东昌”号的体型和后世2000吨排水量的各种护卫舰根本不可等量齐观,前者看起来那可巨大太多了。
再加上它西式的多层甲板炮,四十多门炮口同时指向一个方向,对这个时代的海军将领而言当然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胁坂安治虽然出身陆军,但迄今为止已经在日本水军干了好些年头,对于水战已经形成了朴素但正确的认识:船越大越强,炮越多越猛!
简而言之,“东昌”号绝对不是他们日本水军能应对的,尤其是日本水军的火炮明显比对方的火炮小一圈,所以连“蚁多咬死象”恐怕都做不到——何况人家现在是象群。
胁坂安治心里十分矛盾, 他本人的确不畏死,也很想顺着藤堂高虎方才的话下令正面迎战,但他的理智告诉他这根本就是送死,会葬送这支规模甚大的船队,令在朝的水军船队甚至无力将陆师接回日本。
如果单是水军战败,胁坂安治还能咬咬牙认了,但如果因此导致陆师彻底覆灭于朝鲜,那这个责任可就真不是他胁坂安治负得起的了。
陆师之中不仅有许多丰臣家的嫡系精锐,还有亲丰臣家的西国大名们,如果这些人全部葬送在了朝鲜,可想而知必然在日本国内掀起滔天巨浪。
东国大名们自诩出身武士之乡,原本就是最容易不服统治的一群人,再加上德川家康、伊达政宗等人个个都是野心家,一旦十多万百战精锐全部损失在朝鲜,丰臣家还有没有震慑天下的资本?
或许,丰臣家即便到那时也仍是实力最强大的大名,但如果相对恭顺的西国大名们不再支持,那么位居天下之中的丰臣氏就有可能遭受东西两面的夹攻,这局势最终会走向何处可就没人能够预料了。
胁坂安治毕竟是丰臣家的宿将,深知自身荣辱皆系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