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很有手段,他仗着自己和金港警备军第二师师长高思进都是当年高务实在卫辉赈济收拢的流民这一身份,硬是从高思进那里“借调”了将近一百号低级且年轻的汉人军官,用以充实到勃固警备军的指挥体系中去,很快把这支部队较好的掌握了起来。
不久之后,高思廉就在勃固会战之中立下大功[注:详情参见卷四第275章勃固会战]。自此之后,高思廉长期担任此职,直到按规定轮岗。
在此期间,他把原本当地孟族人占九成以上的勃固警备军生生练成了一支七成以上成为“归化汉人”的京华铁杆武装,光是这个功劳就极其难得——之前说过,南疆当地人要成为归化汉人可是有硬性要求的,除了通过汉语考核之外,各种立功那是万万少不得。
总之由于前前后后各项功劳,最终高思廉被高务实依惯例改名,即高琏。当然,因为轮岗的关系,高琏此刻已经不是勃固警备军的军长了。
他时任金边警备军军长,同时还被暹罗首相高孟男委任为“洞里萨军屯使”,兼职负责柬埔寨第一大湖洞里萨湖周边地区高达两万余顷良田的军屯工作。不知道高孟男这么做是不是考虑到他曾经干过拓殖使?
不过这个任命应该说非常成功,因为他在这个职务上也干得业绩斐然。前次甲斐姬请求高务实调往日本的一笔巨量大米,就是直接从高琏这里调拨走的,而高琏得令后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即使管中窥豹,也可知他为京华在柬埔寨存下了海量的粮食。
这样一个人,与高珗一样是高务实的家丁出身,靠着自己多年的努力一步步爬上高位,可谓要能力有能力,要忠心有忠心。由他出任虎贲军的参谋长,意味着调动部队相关的一切命令都少不了他参与,如此一来,高渊的一切军令还怕高务实不是犹如亲见吗?
这样一番安排,高渊在虎贲军中看似大权在握,但其实就和刚才说曹爽与司马懿争权之战前那夏侯玄去关中一样,名义上是一把手,但如果没有背后那位“前辈”点头,他事实上谁都调不动,无论什么命令都出不了他的中军帅帐、白虎节堂。
当然,高渊背后的人是高务实这个亲爹,与夏侯玄和司马懿的关系到底完全不同,至少高渊只要没做出什么特别过分的事,高务实基本上不可能插手干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