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
此战绵延九年,于我朝廷颇有损害,但从战略而言,却也不乏其意义。此后,麓川领地不断瓦解。‘析麓川地’之策略极大地削弱了麓川的势力,至思行法统治末期,麓川实际控制的领地仅剩下陇川、瑞丽、芒市、遮放及部分边外地区,麓川遂开始走向衰落。”
“啪啪啪啪!”刘馨鼓掌道:“看来对这国内的事,高老师还是相当熟悉的。”
高务实这时候已经猜出个大概了,他没有回答刘馨这句话,却沉吟道:“所以阿萨姆——哦,我是说勐顿顺罕,他们当年莫非是投靠了麓川的?”
“不愧是高老师,一猜就中。”刘馨嘿嘿笑道:“早在元末之时,勐顿孙罕东部的‘勐卯弄’——也就是大明所说的麓川兴起。当时麓川野心甚大,企图建立统一的傣族帝国,吞并周边各国,因此起兵西征勐顿孙罕。
元延右三年,麓川集结大军号称九十万,以‘国王’胞弟混三弄为总兵,刀思云,刀帕洛、刀思汉盖等为大将,率兵西征勐顿孙罕,勐顿孙罕不敌,只好举国归附。混三弄大军大部分留在勐顿顺罕,而勐顿孙罕则派混干、波勐等组成使团,随部分麓川军队携金银贡品到麓川‘王都’允姐兰称臣纳贡。
勐顿孙罕臣服麓川后,年年到允姐兰朝贡,与麓川所属各‘勐’的傣族交往渐增,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不少傣族开始移民到土地肥沃的勐顿孙罕,增强了勐顿孙罕的实力。
洪武三十年,深受印度婆罗门教思想影响的苏党法王继承勐顿孙罕王位,婆罗门教在勐顿孙罕的地位得到提高。苏党法当政期间,逐渐疏远麓川而向印度靠拢,而麓川也忙于应付大明,无暇顾及遥远的西方,勐顿孙罕开始加速印度化。
此后,勐顿孙罕的国王开始用印度教的头衔来作为自己的称号,诏法、陶勐等傣语称谓逐渐被布拉哥·哈因、巴尔哥·哈因、巴帕特拉·哥哈因以及拉吉科·瓦斯、巴鲁阿、哈扎利卡、塞基亚、博拉等带有印度色彩的头衔所取代。
由此,当地傣语里也融入了大量的外来词汇,勐顿顺罕从此也慢慢被称作阿萨姆。至于它和麓川之间的关系,也就这么慢慢断了……具体断在什么时候渊儿没说,我估计要么是那使者不方便说,要么就是那使者自己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