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平内”,哪一场仗敢说不是得益于军改的成功?
其四,文化繁荣:在文化教育方面,万历朝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科举制度虽然还有一大项目尚未完成,但高务实已经成功的给科举打了一个小小补丁:先搞了“十分制”,再给出一个“同分额外补充项”。
即现在科举实行计分制,十分为满分,考题与以往一样,都是名义上考四书五经,实际上主考四书,尤其是本经。高务实真正的补丁在于后面那个“同分额外补充项”,即如果两个考生或者多名考生都是同一个分数,比如说十分,那么就从“增考科目”中再比个高下。
什么增考科目呢?比如数学。这就是高务实加入的“增考”科目之一。不过高务实虽然加了几个增考科目,但每位考生在第一轮考试之中只能增考一门,除非出现主考与增考之后依旧同分的情况,否则不会再考第二轮——第二轮是继续增考一门,以此类推。
这个“科举补丁”的目的显而易见,士人们不能再如以往那样只会道德文章,因为各种“实际应用”类的增考科目将会决定你是否中试。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么做加重了士人之间的“内卷”,但高务实认为这种“内卷”是有益的。
原先的官员就算选拔出来,朝廷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长处,搞不好人家除了道德文章啥也不会,到了地方只能被吏员耍得团团转,到了中枢……干啥啥不行,党争第一名。而现在,官员的长处在朝廷眼里就明确多了,自然能更好的人尽其才。
除此之外,由于朝廷财政的改善,高务实拨出专款用于改善各级学校的学舍和师资力量,这对于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寒门学子的教育普及发挥了很大作用,使得大明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人墨客层出不穷。
尤其是这些年的开疆拓土使得现在的文人墨客逐渐又有了盛唐时那种豪迈,“边疆文学”再次兴盛,“出海文学”由此产生,使得文化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其五,外交拓展:在对外关系上,万历朝通过积极的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部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扩大了大明朝的影响力。无论是土默特、鄂尔多斯部的封贡,东蒙古草原的克定,朝鲜的内附,西域的收复,都是“大明天威”的具体展现。
当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