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元辅 > 第290章 封禅(廿三)临清钞关(下)(5/7)
革的福,发展得更好了。

    商业上,除了上述提到的货物贸易,临清还多了其他几项“大宗商品贸易”。比如京华在京畿附近生产的各类钢、铁制品,包括农具、五金、机械部件等主力产品,虽然销往南方时并不走运河而走海路,但是在山东销售时,甚至从山东往西销往河南等地时,则必经临清。因此临清也吃到了北方工业发展的红利,作为商业枢纽从中获益。

    除此之外,临清自身也因为高务实的关系获得了历史上原本没有的造血能力。这事说起来还挺有点意思,因为高务实本来并不了解临清,他是当了户部尚书之后,要求各地对自己当地已有特色产业向户部上报详细情况,然后看了临清的贡砖产业条陈,这才对临清做出产业规划的。

    临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细腻,富含铁质,当地俗称“莲花土”。此土烧出的砖异常坚硬,非常适合建筑作业。

    临清烧砖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但因其规模小,并不为世人所瞩目,到明时则出现了一次意外变化。朱棣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遂开始大力营建新都。他多次诏命山东、河南两省和直隶河间诸府俱建窑烧砖。

    另外,自永乐十三年京杭大运河全线疏浚,临清至北京的水运更为便利,这就为其大规模烧砖创造了良好的运输条件。从此临清的烧砖业迅速兴盛,其所烧之砖以“击之有铜声,断之无孔”而被列为贡砖。

    临清贡砖在明初“设工部营缮分司督之,分司署在中州,因名其地曰:工部厂。颇甚宏壮,岁征砖百万”。高务实看到这里才想起来,因临清贡砖质量上乘,所以明清两朝的都城、御花园、皇帝陵寝等的建造均取砖于此。

    此后,临清官府的砖窑“辟陶招商,视昔加倍矣”。临清在开始烧制贡砖之初,共有四个砖厂,因需求量不断增大,其规模也日渐扩张。

    根据临清当地上报给户部的条陈,他们统计运河沿岸,发现从东西吊马桥到东西白塔窑,再到东北部的张家窑,最后延续到东南部的河隈张庄,连绵六十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砖窑。

    据其上报,当时的临清就有砖窑共192处,每处有窑两座,共有窑384座,足见其规模之庞大,从而也可推想出其烧制贡砖数量之巨大。临清贡砖的烧制招致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