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反对高务实的晋爵。不过大家还是在某件事上继续观望:第三等还是第四等呢?
换句话说,高务实这个靖国公的“前缀”,究竟是“奉天翊运推诚”还是“奉天翊卫推诚”呢?
按照大家的一般理解,由于“开国辅运推诚”和“奉天靖难推诚”属于“过期不候”的历史遗物,实际上能够区别身份高低的就只剩“翊运”还是“翊卫”这一字之差了,而高务实如今尚不足四旬年纪,为了避免万一将来他再有什么大功……
呃,这里主要是指万一皇上走在他前头,而他作为当朝首辅率领群臣拥立太子继位,并继续领衔辅政的话,那么新君大概率要给他继续加赏——若现在就“翊运”了,将来新君的操作空间就未免太小了些。因此,众官员估计这次应该是“翊卫”。
然而,紧接着的另一道圣旨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因为皇帝在圣旨中明确了高务实的封号为“奉天翊运推诚守正文臣靖国公”。
这下好,真个是自李善长之后唯一的文臣国公了。虽说搞不到已经绝版的“开国辅运推诚”,或者“奉天靖难推诚”,但到底也已经是当世第一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见得高务实再次领旨谢恩,心学派众官员心里真是酸苦自知,不少人暗暗诅咒:且看将来你亢龙有悔之日!
更有甚者心中怨毒:倘皇上龙驭宾天,你这厮赏无可赏,新君迟早要你好看!
不过,这些腹诽终究只能是腹诽,谁敢真个说出来呢?眼瞅着大事顺利,朱翊钧笑眯眯地宣下口谕:起驾,回行宫。
南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封禅大典,至此完满落幕。
圣驾只在行宫稍息,次日一早便再次出发,继续南下。回到兖州之后,经徐州、淮安、扬州而入长江,先抵达江对岸的镇江检阅了一番水师,继而以水师护卫圣驾龙船船队逆流而上抵达南京。
在此期间自然还有不少事情发生,例如圣驾一行在徐州参观了京华的一处重要工业园,在淮安召开了南北盐商大会,在扬州视察了商贸大市场且游览了瘦西湖。
总之,整个行程安排松紧有度,还实地解决了许多问题,切实贯彻了南下之前高务实所大肆宣传的“此乃陛下为万民福祉而行”这一精神,让原本憋着坏想要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