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中国自古很强,但很强不意味着完美无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难道欧洲就没一点能够有益于中国的东西吗?不可能嘛。
最后,高务实也清楚,这些收益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大明的介入可能会引起奥斯曼帝国的敌意,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不过这倒不要紧,一来两国并不接壤,二来后世奥斯曼的后继者也经常恶心一下中国人,我提前恶心一下他们,也算是“老佛爷付过钱了”。
不过,大明的资源和注意力如果过多地投入到欧洲,可能会影响对内政和周边地区的关注,这对于大明的稳定也是不利的,需要自己把控好力度。
高务实权衡再三,终于决定,大明的介入应该是有限度的,最好是借大明的虎皮,由京华去实际操作。比如,大明可以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比如火器和海军的支持,但不应该由大明直接出力,而是该由京华负责,如果顺利的话,大明得名,京华得利;如果不顺利,大明没有实际损失,京华也会因为受挫而降低扩张欲。而且京华也不要直接参与到欧洲的战争中去,只要把手伸到西亚就足够了。
同时,大明应该利用这次机会,争取在欧洲获得更多的贸易特权和文化传播的权利,以此来弥补投入的资源。这一点暂时或许看不到实际好处,但相信在数百年后之后都会起到某些作用。
总之,高务实决定,他会在回到京师之后再将这次会谈的内容和自己的分析,详细地上报给朱翊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的决定,应该由皇帝和内阁共同商议后做出。但无论结果如何,高务实都相信,这次事件将会是大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kzx”、“书友20170101143439221”、“sbsbsbsbs”、“楔形文字”、“书友20230414195325967”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过个周末,两处吃席。真是休息没休息,还要出钱受累到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