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二十)教改!
西北边疆的战鼓响了足足半年,高务实在朝中却不可能只关注这一件事。事实上,他甚至还有比西北拓边更要紧的大事在这半年中持续推进。
话说在泰昌元年春闱之后,不知是不是由于高务实日常表现得极其忙碌,似乎有忙不完的政务需要处置,因此在王太后的授意下,司礼监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达了一道谕旨,特许顾命元辅靖国公高务实在公务繁忙时留宿文渊阁,并单独调拨“郑李之乱”后刚刚完成整训的净军一个营负责守卫。
这自然是极其严重的违背祖制,因此在圣旨下达的当日,高务实就赶紧上疏推辞,但被驳回。次日,又有一大堆京官——尤其是御史们上疏表示反对。反对此事的京官不仅有已经为数不多的心学派官员,也有不少中立派官员,甚至连实学派官员都有五人上疏反对。
反对的理由自然是现成的:违逆祖制。然而,大伙儿心里都清楚,祖制其实反而不是反对的关键,真正更关键的是,小皇帝才不到五岁呢,太皇太后又去了京郊佛庵修行,如今宫里真正说了算的只有一个正值盛年的太后……
的确,圣谕确实说了,只是特许元辅留宿文渊阁,也就是内阁办公的场所,此处乃是前宫,不是后宫,别说太后、太妃之类不可能出现,就算宫女也是没有一个的。
可是,这种事你但凡有个苗头,就架不住民间会瞎传啊!再说,皇上年纪这么小,他哪里能下这道旨意?说白了,要么是王太后的懿旨,要么就是高元辅自己的意思!岂能如此!
高务实自己也很纳闷,王太后此人一贯以来极其守礼,按理说不该做出这样一个明显有违礼制的举动才对,可是她偏偏就做了,甚至没有在事前与自己打个招呼……这是为何?
他把东厂提督田义找来,私下询问宫里这两日是否有何异动。田义似乎也猜到了高务实找他来的原因,大概是提前做了些功课,一听高务实发问,马上回答道:“太后这段时间在读《霍光传》。”
高务实即使一贯镇定且演技出众,闻言也不得不微微色变,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依厂督之见,太后是何心思?若是忧心本阁部擅权揽政,本阁部明日便可上奏辞疏,返回新郑,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