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方偏偏稳坐钓鱼台,不光不走反而构造工事,不急不缓的增援拉开架势要和自己干一场,这让多尔衮不得不怀疑这货又在使什么坏心眼。
所以他并没有立刻下令大军推进,他要一波接一波的试探,到底塔山堡那边做了什么准备,有多少实力!
为此先袭营再撤退,再袭营,东西夹击,又遣出特种兵索伦人……
果真明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诱饵,援兵,伏兵样样俱全,且从容应对,从排兵布阵到驰援互助,兵力调遣和运动都配合无间。
但是!
也暴露了明军的短板!
兵力的不足!
若兵力充足的话就不会让诱饵被夹击的那么惨,若兵力充足打援诱饵的时候就不会只来那么点人,若兵力充足他们那支伏兵和索伦人血战那么惨几乎要被打烂掉的时候都没有再发援兵。
多尔衮相信塔山堡里还有余兵,但不会太多,毕竟兵堡也就那么大点,他也相信宁远还会继续增援,但冰天雪地大雪封路,遥遥百余里地,来的不会太多走的也不会太快!
既然如此,那就干!
号令全军,明日推进将塔山堡夷为平地!
可是……
天还没亮时,广宁卫的快马来报,遭遇敌袭!
诸将皆惊!
千余铁骑出现在身后!
从哪冒出来的,谁的兵马?
炸了锅!
黑着脸的多尔衮用了盏茶功夫才勉强平静下来,然后重重一拍桌子,查!
后方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冒出一支千余骑的汉人兵马,如果是明军他们从哪迂回过去的,如果是反叛的汉军,他们是谁的部下,又或是朝鲜二鬼子冒充的?
多尔衮一众人思虑再三,逐一分析,沈阳城内的汉兵不多,清廷手里的汉人兵马几乎都在三顺王手下,而三顺王此时就在他旁边,朝鲜二鬼子乔装打扮,但他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战马,也不可能有那么精良的装备。
难不成是从朝鲜那边过来的明军?
从多铎在朝鲜被俘后,多尔衮这边便知晓朝鲜那边有一支明军。
但如果是从朝鲜迂回过来的,时间掐的这么准,还有辽阳那边的都是瞎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