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杨清源缓缓只是解下了腰间常服所用的素金带,收入了怀中。随后向着太子深深一揖,“殿下,微臣告退了!”
杨清源说着便向着门外走去。
待行到宫门口时,杨清源脚步一停,在太子以为有转机的时候,杨清源低沉的声音转身说道。
“还请殿下在今日日入之前,让周明生前往大理寺投案。”
看着杨清源远去的步伐,太子的脸上阴晴不定。
“殿下!这便让他走了?!”
一个文士模样的人从远处走了出来,怕杨清源发现,他刚才没敢靠近,只能远远地躲在人群之中看了杨清源一眼。
饶是如此,杨清源似乎还是注意到了他的存在,目光几次扫过,都让他以为自己被人发现了。
“不让他走,还能怎么办?!难道在这皇城之中埋伏刀斧手,摔杯为号,将他就此击杀?!”
太子一把将手中的杯子摔碎在地上,“孤是太子!不是天子!!便是天子也不可能在这皇城之中暗设伏兵,袭杀朝廷重臣!”
文士不能理解杨清源,“他就真的如此坚决?!”
太子拿起酒壶直接灌下了一大口的果酿,“他刚刚解下了腰间的素金腰带。”
文士沉默了,他自然知道杨清源的这个举动是什么意思!
片刻之后,文士开口询问道,“那殿下打算如何?!”
太子神色莫名,“只能先将人交出去了!以孤对杨清源的了解,他不会擅自处决人犯,即便是之前的文颉之流,他也是交由朝廷执法,所以明生虽然会有皮肉之苦,但是不会有性命之威!”
文士听完若有所思,“殿下是想和杨清源在朝堂之上硬拼?!”
太子冷笑道,“杨清源固然厉害,手段、权势都不可小觑。他想要罚周明生很简单,但想要杀他,却难如登天!”
要杀周明生,便是要对抗“八议”。
之间文颉便是“八议”之一,又有丹书铁券,可免三次不死。
杨清源没办法只能通过政治手段杀文颉,给他扣上了一顶私通赵王,意图谋反的帽子。
但是周明生却不一样,文颉不过是一个落寞的勋贵,又因为太祖朝的旧事,是凤阳系若即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