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了,足以震慑天下野心勃勃之辈。
这其中也包含着燕王朱楷。
三万破三十万,随后又在晋阳城下全歼后金主力。
朱楷自己也是沙场宿将,在得知了战况和战果之后,他曾经
反复推演战局,但越是推演,朱楷便越发现这仗没法打。
无论怎么推演,结果都只有一个,三万兵马全军覆没。
要知道对手可不是普通的流民,而是后金第一名将完颜陈和尚统帅的三十万精锐。
朱楷觉得自己倾巢而出,都未必能稳赢。
就算能完全洞悉对方的部署,也不可能做到杨清源这一步。
除非,杨清源还能指挥后金的大军……
杨清源拥有孙吴韩李之才,若是能为自己所用,那足以建立一个远迈汉唐的大帝国。
渡衍当然知道朱楷在想什么,与朱楷不同,渡衍对于杨清源是畏惧之中带着厌恶。
杨清源是真武嫡传,在道门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愈加厉害,佛门自然愈加不喜。
佛门之所以扶持燕王朱楷,就是为了这国教之位。
“王爷不必太过忧心。”渡衍开始开口安慰道,“于延益已经死在了朱瞻坤的手上了,杨清源也未必能够幸免。王爷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发展实力,以便在合适的时机与朝廷一决胜负。”
……
——
兵变的结束,但是政变才刚刚开始。
政治不仅仅是拳头谁大的问题。
深幽的夜色中,杨清源的命令,正在由西华门内的武英殿中不断地发出。
这里曾经是于师执宰天下的地方,杨清源特地选在这里。
当然更重要的时候,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传递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消息的畅通极为重要,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决定胜负。
杨清源麾下的奋武、耀武二营兵分多路,派兵持太后的懿旨,劝降、驻守在神都内各处的巡防营和御林军,肃清神都内有可能出现的大股反抗武装。
太后此刻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在政变之中留魏王一命,已经是杨清源的仁慈了。
若是过分一点,太后之印的加盖,根本不需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