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可以节省十年光阴。”
赵王朱楷现在已经四十有五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一旁一身白衣僧袍的渡衍也不得不叹服杨清源的手段。
此子不仅武学天赋奇高,更是无双帅才,现在又于政治一道上表现出如此惊人的能力。
这样的人生在道门,可谓是佛门之大不幸啊!
佛门想要崛起,看来必须除掉此子了!
阿弥陀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了佛门昌盛,老衲甘愿破戒。
杨清源不知道,因为他的操作,少林渡字辈中的智者已经将他列入了必杀的名单之中。
“渡衍大师,你的觉得本王现在以清君侧之名举兵,兵发神都,趁着朝局混乱,新君初立,人心未稳之际,破釜沉舟,能否一举功成。”
其实在知道杨清源兵变谋反的时候,赵王就已经在筹谋起兵之事了,这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且杨清源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太宗和于延益都已经亡故,以他的本事想要稳定朝局,绝非易事。
一旦神都的局势陷入僵局,赵王便会立刻出兵,但现在杨清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就压服了神都之中的反对声,扶立新君。
这让赵王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出手,开始征询一旁的首席谋士,渡衍和尚的意见。
沉默片刻之后,渡衍才开口道。
“王爷,贫僧以为此时一动不如一静,现在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
赵王皱了皱眉头,渡衍的建议显然没能完全说服赵王。
“还请大师阐述其中奥妙。”
“阿弥陀佛,那贫僧便献丑了……”渡衍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认真地说道,“若是杨清源起兵弑君之后,未能在短时间内戡平动乱,使得朝野心服,那贫僧必然会力谏王爷起兵清君侧。”
“那个时间,是杨清源和朝中众臣对抗的时间,王爷的出现能够打破这个平衡,群臣也需要靠王爷来对付这个弑君者。王爷进可登基称帝,退亦可除去杨清源这个心腹大患。”
“然这一步棋,现在已经走不通了。大位已定,昭告天下。吴王殿下是众臣廷推选出的皇帝,虽然于皇周会典之制不合,但却足以服天下人心,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