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
那杨清源自然也是要处理一下政务的,他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不能让
金陵黜陟使行辕之中,杨清源正在批复着厚厚的一叠公文。
他虽然在临走之前,将事情交付给了扬州刺史还有金陵府尹,但有许多事情不是他们可以代劳的,必须由杨清源亲自来批示。
“金陵府受灾严重,百姓错过了耕作之时,金陵下辖各县请求缓交今年的赋税。”
税收乃朝廷之根本要务也别说是各县的县令,就算是太守府尹,乃至刺史都没有权力缓交。
杨清源执笔批复,“州牧县令,乃亲民之官,吏治之始基也。至于钱粮,关系尤重,丝毫颗粒皆百姓之脂膏。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累,减一分则民沾一分之泽。今金陵受难,天心悲悯、皇恩浩荡,圣卷黎民,准金陵各县百姓,免去今年百姓之丁税,改按百姓所有田亩之数收税。每户田地少于十亩的,免缴此税……”
杨清源借此机会来帮十三和王华试行一下,之后朝廷要全面推广的新政——摊丁入亩。
所谓丁税,便是大周及历朝历代所征收的人口税。
在此前,大周的赋税制度,乃是有太祖高皇帝钦定,采取的是丁税、地赋混合收取法。
大周税法,每丁岁科粟米五斗,驱丁半之,老幼不与。其间有耕种者,或验其牛具之数,或验其土地之等,计征地税;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
在此前,即便是没有地的老百姓也是要交税的,完全没有起征点这个概念。
只要你是一个活着的成年人,就是要交人头税的。
这对于广大基层百姓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粟米五斗,便是六十斤的小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佃农而言,他们不仅仅要交地主的抽成,还要交人头税,只能算是勉强过活。
若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岁,甚至会活不下去。
如此便会爆发农民起义。
而摊丁入亩便是将这个人头税并入到地税之中,总的来说,就是给税收增加了一个起征点,降低了底层百姓的生存成本,转而向地主豪绅收取赋税。
正常情况下,这些地主豪绅肯定不会同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