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八十三章 小道消息传到了庐陵(3/4)
员怎么会允许如此荒唐的政令通过的?

    林泰哀叹一声,说道:“王坦不会欺我,虽各中缘由不详,但恐怕与一条鞭法有关。朝廷这是要大整顿啊,这一下,我们可还怎么活!”

    宋宝贵捏着信,不安地说道:“这上面还说,内部与吏部正在准备新的俸禄,似乎想要将胥吏纳入其中,这可能吗?”

    林泰皱眉不语。

    胥吏之多,远超官僚。

    若朝廷将胥吏也纳入俸禄之列,必有庞大负累,恐会连累国本。

    林泰再叹道:“朝中衮衮诸公,为何都看不到其中之害,任由皇上如此,不出一年,百姓赋税必会再增,届时,恐有大乱啊。”

    宋宝贵眯了眯眼,并没有搭话,而是思索起来。

    取官员富绅之田,悉数上税,又施一条鞭法,若按如此行事,帝国财政必有改观,纵加胥吏,也应绰绰有余。

    恐有大乱?

    如何乱?

    一条鞭法在庐陵推行,农税县司的人不是直接施行十五税一,而是把所有农户聚集起来,询问去年收成多少,税赋多少,各类税又交了多少。

    给农户算一笔账,告诉他们,往年虽然是三十税一,但实际赋税,已经超出了十税一,乃至七税一。

    现在朝廷改政策了,以后只有十五税一,再也不会有人上你们家踹门要其他的税了。

    什么?

    修河堤的徭役?

    没有徭役了,只有征用。

    以后朝廷需要修河堤的话,朝廷出钱,一日五十文,征用你们修河堤,想要补贴家用就来,不想来就待在家里睡觉,没人抓你们当壮丁。

    哪怕是征用你们去运粮,拉船,也会给工钱的,绝不会让你们白白干活。

    现在一条鞭法在农户群体中广受欢迎,农税县司的人每天都会去田间溜达,动不动就说:“有难处,来我们农税县司啊。”

    不知道的还以为县衙搬家了。

    林泰也没办法,布政使司的人都在农税县司坐着呢,怎么管?

    若按照信上所说,朝廷真的准备分官田、富绅之田于农户,那底层农户,必然会给朱允炆建生祠啊,只会天下太平,哪会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