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柴人奏折(一更)(2/5)
设忠赈祠,立碑作传,以彰忠魂不朽。

    坤宁宫。

    马恩慧抱着朱文奎,抬着朱允炆的小手,指着朱允炆道:“看到了吧,你父皇正在操劳国事,没时间给你讲故事,让母后陪你去承乾宫好不好?”

    “不好,我要父皇。”

    朱文奎双手伸着,想要挣脱马恩慧的怀抱。

    朱允炆搁下毛笔,看了看,叹息道:“大明官吏,若都有名远之志,一心为国,为苍生百姓,朕又如何会如操劳?国事不易,千头万绪,总让人心生烦忧。”

    “皇上这段日子太辛劳了,臣妾恳请皇上可休息一两日,将养龙体。”

    马恩慧劝道。

    朱允炆伸手,抱过朱文奎,抵着朱文奎的额头,轻轻说道:“休息不了啊,当下救灾为重,各地统筹如何,怀远受灾百姓几何,定远接收难民多少,赈济如何,尚未有报,这让朕很是担忧。”

    “父皇为何不去看看?”

    朱文奎眨着眼问道。

    马恩慧听着这稚嫩的一问,不由拍了拍朱文奎的后背,道:“你父皇在京师都有忙不完的事,如何能出京?”

    “那怎么才能出京?”

    朱文奎不解地问道。

    马恩慧神情有些黯然,是啊,什么时候能

    出京?

    京师事万千,一切又都要皇上定夺,纵是想要出京,都出不得。

    至于那江南之行,恐怕也只能想想而已。

    朱允炆将朱文奎举起来,道:“等你有了学问和本事,长大了帮父皇,父皇不就可以出京师了?那《三字经》背到哪里了?背来听听。”

    朱文奎见朱允炆考校,张口便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幼不学,老何为。父皇,只背到了这里。”

    朱允炆坐了下来,问道:“你可知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道理?”

    朱文奎摇了摇头。

    朱允炆笑着摸了摸朱文奎的头,道:“现在你还小,不懂很正常,父皇告诉你,这句话的意思是……”

    “皇上,镇抚司汤不平携八百里加急求见。”

    双喜走了过来,禀告道。

    朱允炆微微摇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