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险境,一旦他有失,那整个南宁卫都将崩溃。”
朱允炆收笔,不置可否,看向徐辉祖,道:“魏国公,你想说什么?”
徐辉祖对茹瑺与兵部的看法提出了相反的意见:“皇上,兵部所言三点,皆非张辅之过,恰是张辅之功。时机选为元宵,是为安南军士也过元宵,张辅深知机会难得,抓住时机有何错?至于轻敌更是子虚乌有,张辅虽是兵分两路,却是用在整个战斗中,他一开始就没有将永平寨与虎山岭分开,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布局!”
“以三千对四千五,又是奇袭,谈何轻敌?以身犯险是过错?呵,身为主将,深入前线,与将士同生死,共患难,此乃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之举,若无此举,如何能诈开虎山岭?一举取胜!”
朱允炆看着被驳得有些脸红的茹瑺,只平静一笑,安抚道:“只是议事,有相悖意见也正常,且听听五军都督府与燕王叔高见吧。”
徐辉祖退后一步,看向燕王朱棣。
朱棣也没有客气,走向沙盘处,说道:“臣以为张辅的指挥并不存在问题,无论是时机,还是谋略布局,皆是上等。若非要找问题,倒也有一些,第一个问题出现在这里,永平寨后山!”
朱允炆走出来,与兵部之人围在沙盘旁,看着永平寨的方向。
朱棣将一面小小的日月旗插在永平寨后山位置,道:“永平寨易守难攻,张辅安排军士登山奇
袭,在这里损失了近三十军士,虽是不多,却可看出问题所在。首先,军士攀山经验不足,路线出现问题,导致一些军士上去之后,发现无处落脚,无法攀登,慌乱之下坠崖……”
“其次,体力不支,张辅的军报中也有提及这一点,可作为军士,体力不支说明素日训练还存在问题,既然别的军士能攀上去,为何还会有人体力不支而死?再者,绳索铁钩准备不足,绳索、铁钩、铁爪断裂,导致后面登山军士牺牲不少!”
朱允炆眉头一抬,看向宋晟与徐辉祖,看来五军都督府与朱棣一样,都将问题归咎到了细处。
事实上,朱棣与徐辉祖等人并没有那么多心思,作为武将,他们对于广西战事的反思就一点:
哪里死了兵,哪里就有问题。
事实上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