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施工权与绩效制度(4/5)
自己的任务,一旦出了差池,也不需官员来惩罚,工头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工记好,该满一个工的,记一个工,该是半个工的,则是半个工……”

    “每个月结算钱钞,按工来发放。绝不拖延,也不短缺,账目清晰,一目了然。我问工头,为何没有人监工,大家还拼了命的做工。你们猜,他们怎么说?”

    众人皆是摇头,一脸迷茫。

    宋礼想起当时的情景,不由地擦了擦脸,道:“那工头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问我和婆娘办事的时候那么卖力,可有监工在场?”

    众人顿时笑开,就连古板的宋讷也忍不住嘴角抖了抖。

    粗人就是粗鄙!

    宋礼摆了摆手,告诉众人:“后来我想清楚了,人是有欲望的,百姓的欲望很简单,那就是赚钱,过好日子,照顾好父母妻儿。没有监工,他们也需要赚钱养家糊口,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将施工之权下放给百姓?”

    陈瑛皱眉思索着宋礼的话,发现确实是有道理的。

    只要朝廷这边把控好疏浚方案,检查好疏浚成果,中间环节确实是不需要计较太多。

    只不过,若事情不如宋礼所想的那样,百姓不勤奋,反而懈怠了,每日混日子领银钱,拖延的日子越长,对他们岂不是越有利?

    不等陈瑛等人提出想法,宋礼便说道:“混凝土道路工地上还有另一条规制,名为绩效制度,据说是皇上亲自设置,具体是,若超出工期完工,则按超期天数,扣罚不等钱钞。即规定工期内正好完工,工头与民工额外奖励五百文钱钞。若提前完成,按提前天数奖励不等钱钞,还奖励布匹、猪肉、米油等物……”

    “这……”

    陈瑛瞪大眼,这待遇是不是有点太好了,朝廷这简直是乱花钱啊……

    宋礼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账本,道:“在京师时,我曾计算过朝廷这种情况的花销,惊奇地发现,朝廷每一里混凝土的耗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降低了两成。原因就在于工期缩短了,朝廷不过是将缩短工期所节省的银钱,以绩效的方式发放给了民工。诸位认为,会通河疏浚需要几年?”

    宋讷皱眉道:“六至七年!”

    陈瑛微微点头,肃然道:“最少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