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惊魂的朱允熥(2/5)
天下,文教四方,方称建文!朕以建文为年号,就是想一扫洪武戾气,以文教为重!眼下国子监肩负文教使命,若不敢挑起这副担子,而是推脱年,那大明百姓答不答应?”

    杨士奇心头一震,连忙道:“国子监愿肩负文教,抽调优异监生前往地方执教。”

    眼下的痛苦与牺牲,换来的是大局与未来。

    人若过于在意眼前的得失,损耗与失去的,便是未来。

    就是这一个简单的道理。

    只是,简单的令人痛苦。

    朱允炆笑了笑,说道:“国子监监生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让他们至地方执教,一律为训导,全权负责教学,教谕有权上奏、无权干涉。另外,国子监后续编写的新教材一律邮送,让他们自学,若有不懂之处,允许他们借驿站传书信,待邮局铺至全国,转走邮局的渠道。一句话,朝廷不会放弃他们。”

    杨士奇与李-志刚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些优异监生都有着不错的悟性,只要给他们教材,一定可以继续钻研学问,他日有所成就,也是可以预期的事。

    杨士奇就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敲定了此事之后,朱允炆走向一间学堂,让其他人在外面候着,自己走了进去,监考的博士见状不由起身,却为朱允炆挥手制止。

    坐在最后一排,看着答卷的众人,朱允炆有些恍惚,这若是再加上灯泡,窗帘,弄个投影仪什么的,和后世还真没什么区别了。

    后世的那个人三落三起,他出山之后,可没有将手直接抓向军事,也没有抓向经济,而是先抓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才为本,科教兴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些话都深深刻在朱允炆骨子里的,毕竟如果没有那位伟大的人,后世人说不定连读书上学的机会都没有。

    四十年科教,四十年教育,四十年人才硕果累累,才有了盛世辉煌,举世瞩目!

    那自己有多少年?

    自己又要花多少年才能在根上解决教育的问题?

    这里的教育又如何推行?

    它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姓封,照搬后世的教育经验,会不会带来洪水猛兽,然后把自己给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