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百七十八章 国子监演说:实践论(3/4)
子监的,而是关系未来朝堂的,在这种认识下,怎么能不去听一听?

    内阁有觉悟,六部也精明,都察院消息灵通,纷纷决定前往国子监听一听朱允炆的演说。

    四月六日,国子监,大广场。

    朱允炆站在高台上,看着文武官员来了一大半,不由地微微摇头,国子监高层、各分院院长、博士、助教、无数监生也都到了。

    杨士奇将黑板推出,递给朱允炆粉笔,行了个礼便下台坐着。

    朱允炆在手中掂了下粉笔,对台下的众人说:“这几日朕在国子监参观,看到了国子监诸学院的进步,也听到了许多新颖的论调,见识到了许多新鲜的知识、事物,收获良多。不得不说,国子监自革制以来,进步斐然。”

    “当年在这里辩论杂学入国子监,许多朝廷官员反对,就连当年的祭酒、司业也不支持。但审视今日的国子监,当年的决策是不是正确的?”

    “是!”

    朝廷官员、国子监官员与监生异口同声。

    解缙、郁新、茹瑺、杨士奇等人深有体会,当年辩论不可谓不激烈,反对者众多,可国子监监生希望变革,国子监也需要改变。

    杨士奇可以说是当年国子监革新的操刀人,也是今日国子监的奠基人之一。杨士奇回想,若国子监依旧秉承洪武规制,那今日大明还有国子监如今的地位吗?

    没有!

    绝对没有!

    科举制度会将国子监打得一文不值,大明培养出来的人才依旧是古板的、呆滞的、老腐的书生,缺乏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力量。

    若没有当年革制,国子监将没有数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兵学院、匠学院……如果没有这些分院,国子监的诸多人才又从哪里来?

    革制是对的!

    朱允炆欣慰地看着众人,严肃地说:“国子监革制是对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实践证明的结果!朕今日之演说,便是——”

    说着,朱允炆在黑板之上写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排大字,然后对众人重复了一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国子监发展至今,出现了不少激烈的辩论,一时之间没有结果,反而造成了认知的割裂,形成了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