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暴露的古今势力(二更)(3/4)
上?”

    刘长阁重重点头:“据刘铭等人口供,确实如此,另有消息,杨五山应该在江北,高邮太子遇袭,是杨五山与纪纲等合谋的结果,推测此人应该在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等地。”

    江北,而不是河北,说明杨五山应该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而选择高邮刺杀太子,至少证明杨五山在淮安、扬州等地存有力量。

    但这一片的面积可不小,想要找一个人,一个孩子,和大海捞针没多少区别。

    朱允炆拿出舆图,盯着淮河流域说:“这些人隐在暗处,消息并不闭塞。河道上能更快走消息,沿着河道调查,看看是否有线索。”

    刘长阁答应着,却也并不抱有希望。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东西,这一片区域也不小,没有线索的盲目调查也只能看运气了。

    朱允炆指向最后一页,神色严峻地问:“这个棋手,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刘长阁无奈:“皇上,刘铭等人只知棋手存在,却不知其真实身份,只知此人谋略无双,智力超群,刘伯完之所以能在京师隐匿多年,筹谋设计,有棋手之功。只不过刘伯完始终不肯交代,棋手的身份并没有查明。另刘铭等人听刘伯完说起,棋手已销声匿迹有段时日。”

    朱允炆没有想到,在刘伯完身后还站着一个行踪莫测、极有威胁的棋手。

    这群人在表面上闹腾,还好抓出来,可若是换了身份,蛰伏起来,想要挖出他们来恐怕有些难。“还有什么事?”

    朱允炆见刘长阁犹豫,皱眉问。

    刘长阁忧虑地说:“找寻过刘伯完居所与各处,皆没有找到其古今令,但据刘铭交代,刘伯完手中确有一枚古今温字令,并说掌古今令者,可调动一脉力量。公子李祺的善字令,可调动京师阴兵,刘伯完手中的温字令,可调动京师内外细作。”

    朱允炆拿出善字令,翻看一番:“文书中曾说,佛母是第一任古今莲花令的主人,后来佛母被杀,莲花令就落到了杨五山手中,成为杨五山控制阴兵与白莲教的重要信物,可是如此?”

    刘长阁点头。

    朱允炆翻过令牌,沉声说:“这古今令,倒像是一种调兵旗牌,只认旗牌,不认人。谁持有古今令,谁就能调动一支力量。那个白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