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学,空谈格物、追问本心,虚妄言说,终让人坠落在夸夸其谈,修身于己,忘忽使命的地步。
可元推理学,明太祖更兴理学,甚至将朱熹的理学作为了正宗本源,容不得其他学说。
而永嘉学派的理论与思想,也不适合明初的现实,在汉人重新站在天地之间的时候,永嘉学派已经死了,别说公开凭吊,就连暗中烧香的都没几个。
黄淮出自永嘉,受家学影响,自是知晓永嘉学派,但也清楚,永嘉学派的出现与南宋时期永嘉的商业发展有关,但明初抑制商业,更是实行海禁,永嘉学派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后来朱允炆开海禁,一个个市舶司出现,永嘉学派依旧没有机会,因为理学正统已深入人心,读书人的主流思想依旧是程朱理学。
国子监试图改变这一切,但面对巨大的阻力,始终没有人敢破除理学,即便是朱允炆,也只是推动理学改良,让理学趋向于实用,喊出实干兴邦,而不是空谈身心性命。
此时此刻,朱允炆说起永嘉学派,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去永嘉,朕要去拜谒叶文定。”朱允炆下令。汤不平领命,给水师军士安排下去。
黄淮吞咽了下口水,朱允炆竟然要去拜谒叶文定!叶适,谥号文定!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堪与朱熹、陆九渊相提并论的先人!
黄淮激动起来,朱允炆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在告诉自己,朝廷很可能会让永嘉学派
“死灰复燃”,并成为一种重要学说影响大明!朱允炆走回船舱,拿起一本《水心文集》,颇有些爱不释手。
这本《水心文集》是中华书局与国子监,联合耗时两年搜集编定,记录了叶适诸多观点与思想,出版之后,为商学院、商人推崇,却不为寻常士人、官员接受。
序言是商学院的先生所写:“其思君爱国之诚,蔼然溢于言意之表,惜乎前后亡缺脱落,有不可读者,尝慕求全集,竟不可得……集其所作札、状、奏、议、记、序、诗、铭并杂着成篇章者,得八百余篇,作《水心文集》……”朱允炆翻看其中一页,缓缓读道:“夫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这不正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不正是反对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