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肯定孔子的功绩,并表现出文教道路的坚定不移,可谓是大明之幸!
孙安、吴鼎、何文渊、赵东等人看着这一幕,也不由得震惊,这些话绝不是一个商人能说出来的话!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商人不可能站在如此高度上告孔子这些话,就连孙安这个教授,也不可能站在大明的角度去给孔子说这番话。
除非眼前人可以代表大明!
可谁有这个资格?
国子监祭酒李志刚、司业胡濙,礼部尚书陈性善,内阁大臣解缙、杨士奇,还有大明天子朱允炆!
他到底是谁?
朱允炆上了三炷香,无论后世多少人不喜欢孔夫子,多憎恶儒家,但在大明,孔子就是一尊无法撼动的文教大山,他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圣人,他对王朝的稳固、对文教的传播,对文明的延续,贡献远远超出了帝王将相。
「走吧。」
朱允炆轻车熟路,走向后殿,并没有进入明伦堂,而是去了一侧的训导宅。
府学、县学布局基本相同。
陈良佐看着走入亭子中的朱允炆,连忙安排人端茶,示意其他府学生回去修习课业,只留下了叶缙光、谢庭循、张漠三人,何文渊并非温州府府学生,自然也留了下来。
朱允炆坐下,看向孙安,直接询问:「你也认为,换知府可以破解卧石难题?」
孙安嘴角满是苦涩。
赵东听着冷汗直冒,这什么人,多少收敛一点,我还在这里呢。
朱允炆接过茶水,吹了一口:「胡濙曾夸赞温州府学教授孙安性情耿直,有什么话从不掖着,如今一看,名不副实啊。」
孙安吞咽了下口水,胡濙是国子监司业,少不了与地方府学打交道,他知道胡濙,甚至直呼其名,至少两人关系匪浅。
可京师里没听说过有叫年六百的啊,解缙、杨士奇、李志刚、陈性善这些人年龄也对不上啊。除了这些人,还有谁?
还有,还有一个……
孙安腿有些哆嗦,看了一眼陈良佐,见平日里连自己都敢顶撞的训导陈良佐此时就如一个小鸟,低着头受教,连脸都不敢抬。
「年先生,不,爷,卧石题摆在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