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的代价就太大了。现在听到韩度说,将来去对面和现在去南洋一样容易,朱标的担忧顿时放下。
现在南洋早就不是百姓口中的蛮荒之地了,而是一片被人所津津乐道的热土。
因为有着太多的海商,就是因为来往南洋做生意,赚的盆满钵满。甚至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一船暴富。
所谓,财帛动人心。如果只是一个两个因为南洋而发财,百姓或许还以为这只不过是有人做出来的假象,根本就不是真实的。
但是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两百人因此发财之后,百姓就不得不相信了。甚至会对出海到南洋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甚至有人蜂拥而至前往南洋,就为了想要发上一笔横财。
而那些无力出海的百姓,也不甘示弱。
市舶司不是有着海贸证券吗?连教坊司的那些章台都能够腰缠十万贯,他们凭什么不可以?
因此,现在市舶司的海贸证券,那真的是很久没有遇到过冷场的情况了,几乎都是一经发售,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韩度特意让人放在市舶司门口的牌匾上,硕大几个字“证券有风险,购买需谨慎”完全就被百姓熟视无睹。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对这句话有所敬畏,可是到了现在,人们只看到买证券之后发财的,就没有看到过亏损了,自然就毫不将这句话放在眼里。
说什么风险、什么谨慎,都比不上每次分后的实话,他们实打实的看着自己的钱在迅速增长。
“你说什么?韩度私放钦犯?”老朱啪的一巴掌拍在御案上,眼睛瞪得如铜铃般,盯着蒋瓛,厉声问道。
蒋瓛脸色阴沉,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低头说道:“臣从那些囚犯的口中得到消息,千真万确。”
老朱气的豁然站起来,愤怒的在御案后面来回踱步,猛然顿住脚步,转头看向蒋瓛,厉声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蒋瓛不敢怠慢,连忙解释道:“据那些囚犯所说,韩度在回程的时候,将沈家人的女眷全都留在了那里,只带来男丁回来。”
老朱生气的坐了回去,厉声喝道:“传韩度进宫。”
蒋瓛见了,继续说道:“臣还有一件要事禀报。”
老朱目光幽幽的转向蒋瓛,声音低